第三章 告大宋子民灵气复苏书
“黄卿,你有没有编写《九阴真经》的想法?”
“黄卿,你见过江湖中鼎鼎有名的降龙十八掌吗?”
“黄卿,你会不会道家的练气方法?”
“黄卿,你认不认识逍遥派的掌门人无崖子。”
“黄卿,…”
赵桓跟黄裳走在去皇室秘库的路上,赵桓忍不住问黄裳种种问题。
“官家,”黄裳无奈地解释,“我通读道家典籍。年少时,曾在阆苑山阆仙洞苦读,但是我不会练气方法。
道家修道辟谷、祈雨求福我都有涉猎,所谓练气方法是各家道宫的秘法,臣并没有。
官家是不是看多了说书,大宋哪有什么江湖?
地方上有很多小蟊贼,天山也没有什么逍遥派。
如今大宋的名山大川都有朝廷册封道观入驻,不是门派!”
“哦哦!”赵桓尴尬又不失优雅的回道。
原来大宋的道观已经开遍了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了!
如果有什么灵机在其中出现,它们也很快属于大宋的道士了,道士是朝廷官员,我赵桓又是朝廷的大BOSS,那些灵机也是属于我的了,哇咔咔咔!
“官家,”带路的太监停在了一个靠宫墙的小院子旁,道,“皇室秘库到了。”
“老祖宗,我带大宋的新官家过来秘库,烦请老祖宗接待。”带路太监上前敲门。
他转头道:“官家,按规定我不能进去,下面由老祖宗带你进去秘库。”
“吱呀!”门开了!
一个看不出究竟是六十岁还是八十岁的白发老人在屋里面看着他们,老人用苍老沙哑的声音道:“小李子,上次端王登基时候,你跟在后面。那时你还是个可爱的小伙子,现在你已两鬓发白,变得不可爱了,哈哈!”
“老祖宗,你还是没啥变化。这位是咱大宋官家,前任官家的大儿子赵桓,说要来秘库找典籍。”带路太监轻声道。
赵桓带着黄裳进了这个房子。
等眼睛适应室内的亮度,赵佶看向四周,屋里极其简陋。
一张矮脚的案几上有几本书,一张坐垫,墙上有几幅墨水画,靠东边窗户摆着一张木床。
剩下的空间就空空荡荡的啥也没有。
“端王死了吗,儿子都这么大了?”这老祖宗满口毒话。
“小子赵桓,父皇身体健康,前天让位于小子,不知道我该怎么称呼您?”赵桓低声恭敬道。
“你跟他们一样称呼我为老祖宗吧!小子你比端王顺眼多了!
二十多年前,端王那小子过来,开口闭口朕的,极其令人讨厌!”
说完,就走到一个烛台前,用力一扭。
一阵石头的摩擦声传来,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石门缓缓打开,门后是长长的不见尽头的甬道。
“端王来过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来了,希望你也是。”
说完转身问黄裳:“你是皇帝带过来给我的徒弟吗?看着挺顺眼的,哈哈!”
黄裳顿时脸上一白:“我是翰林院编撰,跟随官家过来查看秘库有没有新的典籍。”
“你已经看到这个机关了,不留下来就只能处理掉了。”老头子不阴不阳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