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脉术师的境界划分
他回想起来今天一天的事情,现在还有点后怕,第一天就这么惊悚,第二天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今天的两场战斗,对李若识来说既惊险又收获颇多,我今天第二场战斗,才真的算是把截拳道发扬光大了呢吧,胡振藩在场就好了。
换个角度想想,张云英那个修为,真要是实实在在的打到我,估计李家直接就吃席了。
李若识思考着从庞蓠和李牧那里了解到的信息,脉师,与儒门和佛门等其他体系都大不相同,脉术师体系在南御非常兴盛,而北商则是儒门和佛门兴盛,北商皇帝目前治国的施政之策是“罢黜百家,独尊禅儒”。而很聪明的是,他以儒治国,以禅安民,这一通操作,把北商治理成为了中洲大陆第一强国。
脉师一门,又叫脉术师。修行的核心理念是,天地万物,皆有其脉络,人体有脉,山川有脉,江河湖海有脉,天地有脉,国运有脉,命亦有脉。遂脉术师一门曾有言,掌万物之气脈者,戏乾坤而控于掌股之间矣。传闻脉术师的老祖初期是发源于道门,后融合各大体系,观想宇宙天地万物,由宏入微,发觉脉象之奥妙,创立脉术师一门。
一品脉术师,就是医者,修行内容和中医没啥区别,也要先学会给人把脉,懂得各种药理,治病救人,同时打磨感知力,望闻问切,是感知力的基础上得来的。
二品也是通脉,不过和武者的区别是,不光要通自己的脉,也要能通别人的脉,按照李若识原来的世界迷信的说法就是发功治病,不过二品通脉师真的可以治病,靠着帮助病人运转行气,来根除身体不调,再辅以药材,方可去病。
武者靠行气通脉,医者除了要会行气以外,还有能感应旁人的行气走脉,为辩识感悟万物之脈打下基础,普通武者只能通过气劲和外放的气机来推断对方的行气状态,而脉术师二品,观想就能感知到具体对方的行气和脉络状态。
李若识思考,自己在允州群岛获得的那种感知能力,应该就是脉术师感知气脉的法门,可想而知李青云也在暗中辅助李若识修行。
三品神易境,也可以叫神易师。顾名思义,要懂得风水五行,奇门遁甲,和易学理论,还要开始打磨神识和灵魂能力。
四品神御师,这一个境界和道门一样可以御物了,道门四品和武者四品都是真元境,但道门四品同时还有个名称叫御物境,是因为道门三品巅峰的修者依靠呼吸吐纳吸收天地灵气,体内真气液化为真元,晋升四品,到了这个境界,便可以以灵魂神识之力御物,比如飞剑,或者法器。
而脉术师主要是需要御针,行医可通过御针来治病就诊,而战斗的时候可以通过御针来封住对手气脉,阻塞对手行气。和李若识对战张云英时候的思路一样,只不过李若识的手段是通过压缩气机,将高压的气劲打入对手穴位,造成对手行气紊乱,阻滞,而脉术师更为简单直接,直接将脉针飞进穴脉中,效果更明显时间更长,但是缺点是武者不是傻子,能自己躲避或者把针拔出来,一旦拔出来就失去作用了,而脉术师的针也不是无限的,打完了就危险了,只有到高品脉术师才能不借助御物来封住气脉,所以御针对敌只是用于防身逃跑用的,低品脉术师并不适合战斗。
神御境的脉术师,更多的是通过锻炼神识用来行针,就医,或者炼丹,和观想天地堪舆,以为入高品打下基础。
五品脉术师也是成道境,而脉术师悟道有几种,以医术入道,或者以堪舆入道,也叫以易入道,由于发音相似,后者多用堪舆来代替。其实还有其他的入道方式,不过那些就不为人知了,已知目前就这两种。从这里开始脉术师的境界就会分方向了,医术入道,五品为药师,或者叫丹师,或者叫地丹师,主要针对行医炼丹,治病救人,六品为玄丹师,到了超凡境界时,七品就天丹师,以医入道的脉师,五品六品七品都可以被人尊称为丹师。
脉术师炼丹时,能精准的控制药草的根脉和火焰中的火力,药炉中凝炼药液时就可根据自己意志来塑造丹脉,不同丹药的功效之所以不同,原因除了配药不同以外,就是丹药的脉络结构不同,所以药效和药力就会有不同。
丹药也分三六九等,而脉师一门的丹师和道门的丹师比起来,前者直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为把控丹药中的丹脉的形成,所以说基本上脉术师体系的丹师只要成丹,大部分都是上品丹药和大概率出丹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