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
只此一下,郑雄就明白自己上当了,枪挑之处,万箭穿心。
不等郑雄恢复镇定,老关又将话题转到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地方。
“这青铜重器学会的成立,只怕还得过曾本之那一关!”
就在这时,郑雄再次收到余秘书的短信。短信中写的两句话,是通过与郑雄的接触后,老省长说的原话。
“破窑出好瓦,黄土埋贵人!”
余秘书在短信里还表达了显然是老省长的意见,青铜重器学会正式成立之前,必须将曾本之搞定,千万不能让曾本之有异议。
在同一时间里,两位重量级人物不约而同地提及,成立青铜重器学会要过曾本之这道难关,这让郑雄的心不能不沉重起来。
老关察觉之后,马上转移话题,他刚刚听说,隔壁作家协会的一个作家,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龙王庙游泳时淹死了。郑雄没好气地回应,说这事是去年发生的,因为这所大院里年年都有非正常死亡的人,当时这一栋楼上的三个单位——文化厅、文联和作家协会闹得沸沸扬扬,都说要在门口放两只石狮子镇邪。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像是为了提振郑雄的士气,老关将声调提高了八度,“天下叫龙王庙的地方很多,凡是叫龙王庙的地方,没有不神奇,也没有不出怪事的!长江与汉水交汇的地方为什么也叫龙王庙?昨天,有个猪脑子的人在报纸上写篇文章说,龙王庙的老龙王是在江堤背后的汉正街上做生意的那些人的保护神。读着读着,我就想起去年淹死的那个作家,想不到只隔一夜就听到关于他的怪事了。”
去年夏天,郑雄就听人说,老关说的此人约了一批泳友去龙王庙一带游泳。这伙人个个都是专找激流险滩冲浪的好手,别人都没事,此人下水后就没见起来。按规矩习俗,上游沿江几十里淹死的人,首先到天心洲一带回水的地方捞尸,这里捞不着,就得去几十里之外的阳逻。阳逻捞不着的,就永远捞不着了。死者家里明里雇人捞,作家协会则暗里雇工捞,捞了三天,在天心洲捞起两具女尸,在阳逻捞起两只死猪。当时,作家协会做了决定,适时登报宣告人口失踪,三年之后再认定死亡。
老关又笑郑雄只知开头,不知结尾:“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这种**俗,单位不讲究,作家的家人却不肯放弃。私下里托人找到归元寺方丈,老和尚掐指一算,一口断定人还没走,还在龙王庙一带。按照老和尚的指点,天黑时分,家人拿上作家最喜欢的六十元钱一盒的黑黄鹤楼香烟,还有一年到头当茶喝的四元钱一瓶的金龙泉啤酒,在龙王庙江边摆着,大声喊他起来抽烟喝酒。喊了一阵儿,水面上除了江鸥圆舞,浪花飞溅,没有其他动静。家人又按老和尚说的,在江边摆上一桌麻将,东南北三方坐着一向与作家玩麻将的三个朋友,一齐冲着江水大喊:三缺一哟!话音刚落,江面上白浪一翻,一具白花花的男尸浮出水面不说,还随波逐流自动往岸边飘来。待捞起来一看,正是失踪三天的那位作家。那地方为什么叫龙王庙,我这一说谁都会明白。”
郑雄终于从先前的沉重中回过神来,将信将疑地说:“有这么神奇吗?是那些还没淹死的作家编出来的通俗故事吧?”
老关说:“我也不信,早上一到办公室,就打电话问作家协会的书记,人家回答说百分之百真实,还说警察都到现场看过,法医鉴定什么的都在公安局存档了。”
郑雄想了想说:“说百分之百就假了,起码淹死的人不是作家,而是作家协会的杂志编辑。”
老关说:“作家协会的人怎么不是作家?”
郑雄轻描淡写地回答:“你以为作家协会几十号人全是作家,够得上称作家的连零头都不够!就像我们文化厅,近两百号人,真正的文化人也只是个零头。”
郑雄知道老关的脸色不会太好看,因为老关调到文化厅之前,一直在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上班,所做的事情,也就是让人办黑板报与文化沾点边。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quge.com。书趣阁_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shuq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