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 刑部态度好
法海瞠目结舌!
好一会儿才道:“自古以来,法不传贵人,皆因贵人已得天地气运所锺,若是修了法,或会有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譬如秦始皇、汉武帝,皆有求法之心,结果如何,请王爷细品。
不过儒家神通不御使天地灵气,走的是人心信念的路子,王爷若有机会,可试一试儒家神通。”
“儒家神通须有功名才可授法,孤是王爷……”
北静王喃喃着,突然明白法海的意思了,是让自己参加秋闱恩科,本来堂堂王爷之尊,去和学子挤考场成何体统?
只是儒家神通深深吸引着他,他也知道,未来的时代,是术法神通的时代,如果自身不能掌握力量,空有王爷尊号也不能让人从命。
就象王宵,已经呈现出刺头相了,以后如王宵这样的学子,会越来越多,迫使皇家必须掌握把力量掌握在手。
北静王自幼苦读诗书,心里也起了争强好胜之心,他不认为自己比别的学子差,而且有了功名,也有利于进一步的笼络读书人!
……
从荣国府出来,元春回了长春宫,眉宇间难掩忧色。
凭心而论,宫里的御医放民间,几乎个个都是神医的水准,可这些人,服侍的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在治疗上,怎么稳怎么来。
给老太太治病,治好了,皆大欢喜,名利钱财滚滚来,治差了,名利、地位,甚至身家性命都有可能不保。
一般来说,太医们紧紧把握着稳和慎二字精髓,开的方子是温补的方子,可到底能有多大的效果,很难说。
这些太医,多是数代行医,积累了不错的口碑,混到了太医院五六品的官职,谁肯轻易冒险?很多时候,只是把病吊着,好不了,也死不掉。
先帝在世时,元春有一段时间身体很差,也曾被宫里的太医坑害过,对此深有感触。
虽然如今成了皇太后,却也拿那群太医无计可施,是否尽心尽力,没个标准,他说尽心了,根本没法反驳,总不能就此把人砍了吧。
‘这群子庸医!’
元春暗暗啐骂,她是被老太太抚养长大的,对老太太有着很深的感情,可如今,只能听天由命。
“娘娘,北静王求见!”
这时,有宫女在外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