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变革的晚了,汤都不给喝月票)
减少线缆上的电能损耗,是重大的进步。
如果能够改革能源供给方式,实现大跨越,那更是突破性的进展,现在的可再生资源发电,除了水电能够稍微成规模一点,其他的光伏,风力,不成气候。
“如果,能够制造出一种可以全天候全地形可再生资源发电的设备,发电效率高,何总工,你说,你们会不会感兴趣?”方成缓缓抛出了答题。
听到方成这么问,众人心底头终于有了些许答案。
何敏问道:“方顾问,是已经有了什么新的技术方案了吗?”
“而且是和石墨烯相关吧,就全天候高效率发电,这个难度就不小。不过,之前也有听说利用石墨烯制造在雨天利用雨水中的金属离子发电的电池板。”何敏皱着眉头说道。
“难度是不小,甚至说以前的技术只停留在实验室,而且几乎很难进行产业化,但是,现在,我可以说,这完全可以做到。”
“这也是真正纳米材料带来的产业红利。”
“我心底头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底稿,不仅仅是通过太阳能发电,雨水发电,还可以通过石墨烯薄膜,联合吸收空气中的氢气,二氧化碳发电。”
“如此一来,不光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选址要求更小,而且,光就太阳能部分,可以通过多层薄膜过滤,理论上,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的转化率。”
“另外,比起以前的光伏产业设备容易损坏来说。”
“多层纳米结构假设的石墨烯材料,结构更加稳定,要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并且,除去地面上的发电设施,海水里面的带电离子更多,可以结合潮汐,电离发电,以及海水淡化,养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设施。”
“前景广阔,而且,更重要的是,很快可以实现。”
方成缓缓说道。
何敏听了,大感兴趣,“听上去,很厉害。”
“方顾问,你们星河未来研究所,接下来的研究方向,会是转向石墨烯发电方面?”何敏快捷问道。
“没错。”方成点点头,“材料如今研究出来了。”
“而且,产能,价格,性能,都已经达到了产业化大规模使用的标准。那么,接下来,必须在终端的应用方面,快速的应用下去。”
“说句实在话。”
“这也是如今比较尴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