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九龙夺嫡
康熙勃然大怒,他就算再爱惜名声,再想当仁君,也不会放任自己江南的官员跟反清复明的人混在一处,如果这样还不发威,那他便不是仁君了,而是蠢货!
“这些利欲熏心的蛀虫!朕誓要办了他们!”康熙眸中暗藏杀机。
“老八,这件事你做得很好,江南的事,朕也交给你去处理吧。记住,红花会和叛徒,一个都不能留。”康熙对胤禩此番剿灭白莲教,还吸引出了红花会成员,摸清江南底细的行动非常满意。于是江南,自然也就交给胤禩处理了。
“儿臣遵旨。”胤禩跪地领命。
本来康熙还想提拔一下自己的小儿子十四,十四喜欢打仗,但无奈现在仗基本都已经打完了。康熙还想说,要不就让十四去江南处理红花会的事情吧,可这回好好一个剿灭逆党,竟然牵扯出了官场漕帮,这就不是十四一个没有经验的阿哥能够处理的了,只有老八有这个能力周旋。
胤禩心机深沉,算准了康熙的每一个反应。其实上辈子,皇阿玛剿灭红花会的时侯,就曾经发现逆贼与江南官场勾结,但当时皇阿玛已经很老了,就连准噶尔都还没能收服,夺嫡又是最乱的时侯,南方也没有新水利的支持,经常水患,皇阿玛有心无力,最后也只得都留给雍正去处理了。
这回情形不同了,天下已经平定,百姓年年丰收,安居乐业,只剩下江南这块地方,惹人心烦。皇阿玛又身体康健,自然要追究到底了。
就这样,在康熙五十年,胤禩又任钦差大臣,带兵前往江南剿匪,肃清官场,彻查漕帮。胤禩是笑面虎,雍正当年肃清江南,只靠一招,那就是:杀完再抄家!但胤禩是不喜欢太血腥的,他喜欢跟这些人慢慢玩儿,打心理战术,逗得他们失去耐性和警觉,最后让自乱阵脚。
胤禩两辈子的心志,设下了无数圈套埋伏,一环扣一环,将江南的所有利益集团都查了个干净。江南官员之所以敢这么大胆,就是因为上头有人,那些京城的达官显贵们,每年受着他们的孝敬,自然就会为他们开路。而这其中,有太多竟然都是太子门人......
至康熙五十二年,历时两年的江南行动终于落下了帷幕,红花会总坛被破,成员缉拿归案。此行落马的江南大小官员,一共一百零三名,这个数字,震惊朝野,可以说江南十官九贪了。还有漕运方面,也斩获了五个跟红花会有所牵连的帮派,江南漕运形势乱七八糟,亟待整顿。
康熙收到这些奏折,都已经气炸了,要治!一定要彻底的治!
康熙从京城和其他省份调集了一些即将离任,绩效较好的官员,命他们去江南走马上任。继续任命胤禩为江南总督,甄别人材,考察新官员的品性,务必把江南安顿好。漕运不能再继续交给这些帮派管理了,实在鱼龙混杂,难以心安,遂干脆由朝廷收编。那些表现较好的漕帮帮主,都被康熙封了漕吏,从此以后,水运由朝廷统一调度。漕帮做生意的时侯,也要查清楚对方的身家底细,运送的货物究竟有没有危险,制定了一系列漕运律法,千万不能再让不法之徒利用了。
大清在康熙五十二年,实现了全面的整顿和平定,帝国再无后顾之忧,在农业重工业的带动下,显得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由于江南的官场,又让太子跌了一个大跟头,所以二废太子也上演了,本来,康熙复立太子,就是为了彻底整肃官场,将投机者野心家们都除掉。现在太子的利用价值已经没有了,再度被废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了。就连胤祉,也被康熙连坐处置了,现在也成了光头阿哥,虽然没有被圈,但也是再无翻身的可能。
胤禩仔细研究了吕成留给他的那些手札,将目前自己可以做到的都列成条目,一项一项的去完成。在这几年的经营中,八爷党已经逐渐发展成形,可与胤禩上一世比拟。现在的情况是,胤禩在朝上有一个提议,说完就会有一堆人跳出来支持。
在五十四年的时侯,康熙终于开始意识到,胤禩对朝堂的影响力,并且开始警觉。但他年纪逐渐大了,也没有那么多心情去打压,更多的是,他开始考虑胤禩继位的可能性。康熙心里头喜欢十四胤祯,老年人就是这样,总会偏爱跟自己最亲近的孩子,也想要十四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