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最强伽马射线暴
星星们还在运动,三星系统的运转在那轨迹混乱的群星之上,显得格外特别。
量子计算机头顶的计时器每过一分钟,大荧幕中的宇宙就会飞驰50万年。这种感觉非常奇妙,如身处宇宙之外,看到无尽沧桑。
在那清晰的螺旋轨迹下,一念之间,人生百年已过;弹指之间,文明从诞生至衰老死去;
沧海桑田,也不过如此。
三颗恒星相伴前行,不曾停下。它们形成的螺旋轨迹相互交叠、互动,像是宇宙中最原始的舞姿,狂野而震撼人心。
三星的尾迹如同画家的毛笔,在宇宙背景上绘出的完美画卷,美的让人不禁联想到宇宙的起源。
宇宙大爆炸时,释放出的强大能量,就像扫把,所过之处,都化为了虚空。
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基本粒子。
随后,原子开始出现。
在引力的作用下,重的粒子捕获轻的粒子,天体开始形成,螺旋前进的恒星系统胚胎已成。之后的几十亿年里,胚胎会慢慢长大,直至成为如今的恒星系统,宇宙的最基本单位。
恒星系统就像宇宙的一个细胞,这么一看,宇宙诞生的方式,简单的令人难以置信。
“诶?这么看来,宇宙挺像人体。”伊米道。
“不。”卢克说,“你应该反过来说。”
伊米点点头,说:“人体很像宇宙……”
话未说完,她愣住了。
刘欣欣从震撼中清醒了过来,说:“卢克博士,您有什么看法?”
“或许,从弦到DNA,然后到天体,最后到宇宙,它们的运转方式,都是相同的,宇宙大爆炸的一瞬间,所有的物质都被赋予了相同的运动状态:螺旋前行”
刘欣欣说:“某种意义上来说,弦以下应该还有更小的物质。”
“有这种可能,期待你能发现。”艾尔点点头,将画面调到了其它地方。
画面中,是一颗巨大无比的蓝色恒星。
如果没有看错的话,距离它非常远的地方,还有一颗更大的恒星。
这是位于大麦哲伦星云中,一对特超巨星组成的双星系统。
据说这个恒星系统形成的时间不足十万年。
由于它们的体积巨大无比,亮度也十分夸张,科学家预测它们的距离正在越来越小,原本寿命不足170万年,如今只剩下了40万年。
“怎么那么大?”刘欣欣自言自语,“宇宙的第一代恒星有那么大还能理解,现在还有那么大,就有点奇怪了。”
“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一直观察这两颗奇怪的恒星。”艾尔说,“他们都觉得新诞生的恒星不可能那么大,计算的数据也和看到的不同。”
由于恒星的诞生时间只有十万年,想要模拟它们的轨迹,毫无意义。
其实靠想像也能想出它们形成的方式的。
起初,它们只是一片位于大麦哲伦星云边缘上的普通星云。
过了漫长的时间后,星云在引力作用下,开始向某一点聚集,形成巨大漩涡。
随着星云中的尘埃、气体不断被捕获,那一点的质量会不断增加,恒星的胚胎就诞生。
随着质量的增加,胚胎的引力开始增加。
引力增加,作用的强度、距离就变大,捕获物质的能力也变得更强大。
随着引力、质量、密度不断增加,恒星胚胎的内部压力增强,温度随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