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所谓和平演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些氧氢氢键是次要的:意味着它们的断裂不会引起叶绿素失去功能,但是效率会掉落到比视黄醛还要低的地步。
程协都能想到神赐的“反问”:
【就是说,在海洋更上层的“视黄醛”种群也能从这种叶绿素中获得利益?】
【彼得:是得,我的神。】
【那它就是不可用的。】
程协表示可以理解。
如果帮”视黄醛”种群开了叶绿素的头,以”视黄醛”种群相比吉奥尔戈斯种群和亚当们而言遥遥领先的数量,很可能反而在叶绿素的进化上反超。
那样吉奥尔戈斯种群就反而遭殃了。
氧氢氢键看来就必须放在关键的位置了。
只能尽量安排在安全的位置。
这就是378版的由来。
把氧氢氢键安排在主要的位置是一个危险的选择,经过漫长的尝试才完成了这一步。
从189版到263版都在尝试原本叶绿素中氧氢氢键的位置。
结论是不可行。
现实阿达瑞尔海洋中温度可不是恒定值,是一个涨落的问题。
只要涨落效应到了温度的低谷,结果破坏了氧氢氢键结构,那叶绿素恢复原先作用的比例只有14%。
最后还是神赐给的方案:补偿。
这在人类的电路设计中是很常见的手段:比如利用两条对称的电路的相连,从而相互补偿温度引起的“零点漂移”。
叶绿素中,通过两个对称的氧氢氢键一起相互补偿,从而组成了这道“保险丝”。
只有在还算温暖的同位素区域,这个补偿机制才不会崩溃。
接下来,就看378版叶绿素在“视黄醛”种群的“投降派”中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