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太阳表面的生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或许漫长到足够使不朽枯萎的时间里,荒芜大陆将要在缓慢的、由无机物逐渐组成有机团聚体的过程中逐渐沉淀生命。
但何港未曾想过,居然已经有另一种生命悄无声息地诞生在悬浮于大陆上空的氢聚变球里。
这些东西算不算生命?
他其实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在创造恒星的时候,曾以开玩笑的口吻说“或许太阳上也能拥有生命。”
也许正是这句话,赋予了这原本不可能诞生生命的地方以奇迹。
何港把自己的上帝视角投递到太阳的表面。
“表面4500摄氏度,较大宇宙太阳表面温度相对低一些,大致同太阳黑子的温度相近。”
他感受这被创世权柄执掌的微小恒星的参数,也在同时观察大宇宙之中的太阳,说,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物质在太阳的核心转化成能量、产生中微子和太阳辐射的速率因为质量的不足而远远无法到达大宇宙中太阳把物质转化成能量的这一过程。”
相比至少看得出大概的荒芜大陆,这颗体积并不算多么庞大的恒星表面,才是真正的炼狱。
但也正是这片赤练之所,正有数不清的透明物质在游弋。
它们透明而庞大,无序且混沌。
《分子生物学导论》曾说:
“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
但这本书发行的时间是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
这时间,哪怕最具前瞻性的生物学家都不可能接触甚至不可能想象过除了地球现有生态基础——碳基生物——以外的任何一种生命形态。
能在四千五百摄氏度高温中生存的生物,绝不可能是碳基生物。
不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构成的新形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