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一个和睦的家庭(1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邦驾崩戚夫人被罚去做苦力,发牢骚表示不满就算了,还拿自己儿子说事?敢情这是在叫赵王刘如意造反救出你吗?你忍忍让吕雉发泄一下,或者等吕雉去世(戚夫人比吕雉年轻),这不就可以出宫享福吗?这两事做的,除非刘邦再生,不然谁都救不了。
二、无大臣支持
戚夫人希望自己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这是古代所有妃嫔都希望的事。
但是太子位的归属,帝国继承人是谁,从来不是一个皇帝能完全决定的。
皇帝的事就是国事,自然需要大臣支持才能一起办。
戚夫人不顾朝堂无数大臣的反对,一意孤行地只求刘邦一人,而不是选择帮助一些大臣,从而得到朝堂支持。
一个宠妃,吹耳旁风帮一些大臣,恐怕不是什么难事。
无人支持无人帮助,刘邦一死,戚夫人不就任人揉捏,谁会帮她说句话吗?
三、独宠后宫
这点很体现个人能力水平了,或者说脑子灵不灵光。
当时朝野皆知吕后势大,仅刘邦一人可制。
戚夫人随着刘邦南征北战宠冠后宫时,吕雉一直被不闻不问,称帝后的几年时间里也是如此。戚夫人对这一情况不理不睬,反而加剧这一情况。
她至少应该选择劝劝刘邦去皇后吕雉处,反正吕雉已经年老色衰,刘邦对她的兴趣不会很大。
这样做下来,变相讨好吕雉,既得朝野史书美名,还能让刘邦对自己更加宠爱。
显而易见,这三个错酿成后来悲剧,成为戚夫人的取死之道。
吕雉打心眼里看不起戚夫人,除了貌美擅服侍人,其他一无是处。戚夫人有着过分的欲望,但缺少一个足够支撑她欲望的大脑。
搜狐首页新闻体育汽车房产旅游教育时尚科技财经娱乐更多
登录
布衣观史
3656
文章
248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