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连夜布阵
李孟羲敏锐察觉到了这处破绽,他立时向后续队伍下令,各队抵近火光之后,立把火光遮掩,以免暴露身形。
此时,火光阵线上,第一批抵达的一组组车队开始布置防线了,每一组车队都有复数以上的战车,在巨鹿军老兵的带领下,摸黑把战车以首尾相接的方式横起,车阵遂就成了。
算着时间,约摸着第一队差不多成了,第二队也抹黑上前。
等第二队也到达火光处,第二队工作更复杂,他们不仅要找到自己所在位置,还要与先行车阵配合把车阵接上去,这过程中,要交涉,要协同,细微的工作多了许多。
又是一段时间之后,第二批车队普遍完成了任务,将车阵接续完成,按照新的命令,各队完成作业之后,把火光遮掩了起来,这本是为防止暴露而增设的规则,却有意外的作用。
多了遮掩火光的这一举动,每队完成布置之后,遂就把火光遮住,这样在后方看来,只需扫一眼就能看清总体的完成进度。
这只是其一,其二,当火光和任务完成联系起来之后,火光不仅能反应进度,还能反应完成质量。当李孟羲发现,某一处火光迟迟未能熄灭,他立刻派人去摸查情况,过去一看,果然出了问题,那队车队弄出了差错,车头和车尾弄反了,耽误太多时间,因此火光迟迟未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着行动继续,一队队车队陆续上前,于阵线处,车阵在黑暗中一截截接续,阵线上的火光也一点点的熄灭。
灭火步骤的第三点作用出现了,当到处都是火光时,识别困难,当某一处完成了布置后立刻遮掩光亮,少了干扰项,余下的人寻找位置时容易了许多。
行动继续往下,至半途之时,第四点作用出现了,李孟羲于后方凝望火光,他发现出现了偏差,有某些位置的火光熄灭的很慢,远比他处要慢,派人上前探查,发现不是士卒的问题,而是安排的问题。确切的说,是误差,整个阵线系统,所有的测量,从火光布置,到战车,到车阵安排,每个环节都有误差。
黑灯瞎火的,火光分布能大致笔直大致均分已经很难了,细微的误差在所难免;其二,军中战车未能统一,战车大大小小不一而足,这是误差其二;其三,车阵不是多精密的阵势,同样十辆车,有的队伍把战车放的紧密一点,车阵就短,有的放的松散一点,就长,因此不同车队之间阵列长度差别不小。
虽在行动之前,总体做了细致谋划和安排,但是精细的人力安排放到满是误差的阵线上,会出现人力与阵线并不完全契合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被火光信号完美的反应了出来。
火光恰把阵线的缺漏处完美的显现了出来,只要见哪处火光熄灭的慢,必是那处人力不够了,从后方再调备用队伍往前,缺漏轻易被弥补上了。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