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5. 《荒原》
与此相比,多萝西的不满则要普世得多,她同情那些无家可归又没有工作的人。
此时的政令,对这些人也极不友好,其中最令人深刻的一项,便是不允许没有工作的人夜晚在大街上睡觉。
甚至安排了警察和警棍专门盯着这些人。
多萝西疑惑道:“我真是想不通,乔治国王和乔治首相为什么会颁发这样的政令,如果这些可怜的人晚上不能睡觉,白天又怎么可能有精力来找工作呢?”
陈墨对这一政策,也是十分鄙视的。
他往最差劲的方向猜测,道:“或许,就是希望他们找不到工作。”
这种反常识的观点使多萝西感到诧异,她连忙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陈墨道:“最近是不是经常看见穿军装的人,又或者即使没有穿军装,却有军人气质的人。”
多萝西点头称是,这是她自己也看到的事。
陈墨说道:“战争结束,士兵归国,本是一件好事,但英国没有这么多的工作岗位。”
由于没点透,多萝西一开始没太明白,但陈墨没有再说,她就自己想了一阵。
多萝西果然是聪明的,她恍然道:“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就只能创造,但如果创造不出,就只能要最好的!”
“或者有关系的。”陈墨补充道,“这就像是一个白名单,有的人被列入而保护起来,有的人则被排除在外。”
“这也太残酷了!”多萝西惊呼道,“简直就是丛林法则。”
她声音有些大,甚至引起别的阅读者的注意,她赶紧压低声音。
“文明社会不该如此。”她道。
陈墨道:“但是,正如我们所见,政令的确在变得越来越严酷。统治者想将这些人从英国逼走。”
逼到哪里去,自然是殖民地,譬如澳大利亚,流放政策使英国不断将国内的反抗力量和不稳定群体输送到世界各地,并以此造就出日不落帝国的神话。
这样的活,已经干了几十年,只是最近特别严重罢了。
“甚至,能被逼走,反而是一条出路,伦敦已经饱和了,年富力壮的人还好,但那些老人、妇孺,又该怎么办呢?”
在陈墨看来,伦敦的人才市场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内卷,供过于求之下,劳动力价格自然被压低,对于资本家而言,这可是难得的盘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