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尾棋之势
说来也有趣,天启军兵临大盛国境,却是并不急着要做些什么,更稀奇的是,大盛驻军竟是也对此视若无睹。
半月后,十月中旬,天启攻城了。
消息传回京城,皇帝大怒,当即便下旨点将,增兵北上。
朝野上下,对皇帝颇有微词,之前就何处增兵一事,皇帝与太子颇有争论,太子主张增兵北上以防天启,皇帝却是执意要拥兵西南,防守西楚。
这下西楚就像小打小闹一样没成气候,可是天启却不声不响的直接发兵。
朝臣怨声载道,言官更是一封又一封的折子递上来,无一不是在怒斥皇帝,更有甚者还提出要皇帝放权于太子。
说太子年纪渐长,治国理政之才渐露,理应让太子参与到更多的国事决策之中。换而言之,便是在说皇帝专权,不愿放权于太子。
有委婉些的说,太子纵然是天之骄子,生来便是帝王之才,但是后天也仍然是需要历练的,不然定当会如伤仲永一般,泯然众人矣。
况且他是国之储君,未来是要掌大盛天下生死的,若是无才无德,如何守得住江山社稷。
.......
如此言论一时间不绝于耳,再加之天启之事的烦忧,皇帝的头痛症这一次发作的比往日都要厉害。
脾气也是暴躁的不行,宫人、大臣没有一人敢凑近的,偏偏朝中的言官还一个个的不知收敛,誓死要效仿魏征直言上谏,说是要做这景程一代君主的明镜,护大盛中兴之治长盛不衰。
一来二去,皇帝当即便下令杀了劝谏最狠的两人,他意在杀鸡儆猴,可是事与愿违,却是寒透了天下文人之心。
大半朝臣倒戈站向了太子一边。
左相愁的团团转,他一边要时刻紧盯着与天启的军情,一边又要在朝中安抚人心。
宫中也不大安稳,勤政殿里日日都是打砸声不断,人人自危,生怕自己说错了哪句话,或是做错了哪件事,惹到了皇帝的不痛快,自己的小命便要呜呼了。
福盛派人来长乐宫请我时,我正在看着怀夕写字。
听闻了皇帝近日所为后,我对福盛道:“公公也该是明白的,本宫与皇上之间关系已不似往日亲厚,本宫只怕是实在爱莫能助。”
福盛道:“皇后娘娘,就去瞧瞧吧!您要是再不去,只怕是哪天就见不到老奴了!”
最后,在福盛的再三请求下,我去了勤政殿。
一绕过廊道行至殿外,便是又一次听见了皇帝的怒呵:“兵呢?粮草呢?朕派去的人呢?为什么没有消息?”
“...........”
“呵!朝中!朕还活着呢!这群酸腐书生就想着要让太子继位了!那干脆朕就直接将这皇帝之位让给太子算了,还给太子拨权,说朕的决策比不上太子,没有老子哪里来的儿子!”
“............”
“安家?如今还拿着血脉与朕说事了是吧!若是没有朕,他就算是安凝华生的,他也当不了太子!”说完便是一声极响的瓷器碎裂声。
“............”
“白眼狼!全是白眼狼!和天启顾慕云一样全都是白眼狼!杀!都该杀!都该死!”
“............”
我站在门外迟迟迈不动步子,听着皇帝的怒声,我的手攥的越发紧了,我看向福盛道:“福盛公公,本宫不是不愿去瞧皇上,只是您也听见了,他如今都如此说孝懿皇后了,更不要提本宫了。”
福盛又沉沉的叹了一口气,朝我一礼:“原是奴才为难皇后娘娘了,只是奴才自幼便跟在皇上身边,看见他如今这般模样,奴才也属实是于心不忍。”
我将福盛扶起:“公公忠义本宫自是知晓。只是如今局势如何,公公也应是心下了然的。天启出兵蹊跷,朝臣此番倒戈也像是有人蓄意而为之的。棋下到了这样的地步,公公,败局已定了。”
福盛没再言语,只是又再次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