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通背拳
津门变天了。</p>
转眼就到了深秋,浓浓雾霭如阴霾。</p>
笼罩全城。</p>
天微微凉,刘琛罩了间外套。</p>
准备出门去吃狗不理。</p>
他现在不住在林家,甚至没有人知道他和林家有关系。</p>
到津门不久,他就从林家拿到不少钱,在外面开了医馆。</p>
凭借的,是自己在穿越前兑换的那些医道知识。</p>
刚出门,就感觉到好几道目光。</p>
饿狼般扫过自己。</p>
回望去,是一群便装的日本人。</p>
宽大的风衣,绅士礼帽挡住面容。</p>
站得笔直,动作整齐划一。</p>
军人。</p>
刘琛丝毫不怀疑,风衣下微微鼓起的,是枪。</p>
甚至子弹已经上了膛。</p>
索性那些目光扫过一遍,稍作停留,又移向他处。</p>
刘琛略作思考,便有了大概的推测。</p>
此时的津门,东瀛人还不能一手遮天,大多时候还比较低调。</p>
但就算这样他们还派出这么多军人穿便衣搜查,显然是有大事。</p>
也许是有人失踪,也许是有人偷了情报,也许是有人进行暗杀。</p>
不外乎是关于日军机要,或者高级将领。</p>
当然,那些都与他无关,他是安全的。</p>
狗不理,津门乃至全国都闻名的包子。</p>
要想吃到最新鲜的,必须得到店吃刚出炉的。</p>
离得不远,就在两条街外。</p>
所谓狗不理,其实说的是前朝狗不理创始人小名叫狗子,因为包子卖得太好了,没工夫搭话接腔,被人调侃“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就成了狗不理这个招牌。</p>
皮软馅大,十五个褶子,清香不腻。</p>
配上豆浆。</p>
绝了。</p>
纵然是在《师父》世界吃了十年,还吃不厌。</p>
来津门四个月,生活节奏和八极门里基本没区别。</p>
除了练拳,只多了一样。</p>
上门挑战。</p>
不是沈元那样上门砸场子,而是正经地拜帖约战。</p>
有观礼,有见证。</p>
五六个包子下肚,再来个煎饼果子。</p>
吃饱喝足,消消食,步行去武馆。</p>
朝市外走,穿过七八条街。</p>
杨氏通背拳馆,赫然于眼前。</p>
大门敞开,两排弟子严阵以待。</p>
一看到刘琛,就有人跑进去通传。</p>
倒不是他们小题大做,而是迫于刘琛的战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