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果桑的前尘往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58章果桑的前尘往事
芒果田边边角角上的果桑被覆盖掉了,其他的地方却是还有的。
山村里种点东西就这样,真正能够连成片的不算很多,零零散散却是不少,东一块西一片的,远的远近的***的平陡的陡,管理起来很是麻烦。
没有呆在家里天天下田上地的人尤其是年轻一辈,很多连自家田地有多少都不晓得,哪点种的啥更是傻傻的弄不清楚。
刘平安家的果桑就很零散,当初养蚕的时候种得倒是很多,门口的芒果田都种过两块整的,那时候乡上的工作人员在村里蹲点,大力发展蚕桑养殖,甚至有规定每家至少要种多少桑树养多少蚕来着。
那阵子信用社贷款,只要写个修建蚕房的理由,都不用查证不用担保不用抵押,直接就可以盖章拿钱的。
刘平安那不成器的老头子刘大发,就是用这个扯淡的理由去银行贷款,全挥霍在了他那所谓的事业上,刘平安给他擦屁股还账的时候,贷款利息加迟纳金什么的,已经足足翻了一倍。
那阵子的蚕桑养殖跟前几年的芒果种植有点像,全民动员全线上马,搞得是风风火火热热闹闹,后来慢慢的就凉凉了,蚕病爆发,蚕茧质量下滑,价格一落再落,最低谷的时候,一公斤蚕茧才五六块钱。
别说赚钱了,甚至要倒贴,白费力气白做工不说,蚕种蚕药蚕箔蚕网蚕蔟,可都是要自己花钱的。
渐渐的把桑树挖掉不再养蚕的人越来越多,刘平安也干掉了那两块田的桑树,只把田边地角还有河沟陡坡石旮旯的留了下来,桑叶喂个猪树枝烧个火啥的,反正种都种了,反正不放肥料不打药,搁哪儿占个地方不费事儿。
后来蚕茧价格回升甚至上涨,高的时候到了每公斤60多块,也只有原本在坚持的那些养蚕人继续养,很少有人又去种桑树重新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