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春日游
皆如泥牛入海,没有半分用处。 </p>
“主人,你怎么了?” </p>
茯苓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p>
一声虎啸划破长空,震动山林。 </p>
一只健壮的老虎从林间跳出,它在茯苓跟前停下,趴在地上。 </p>
各色的鸟扑棱棱从四处飞来,将于馨的身子搬到老虎背上。 </p>
老虎跑的速度虽然极快,驮着于馨却极稳。 </p>
它将于馨的身子抖落进寒潭中,然后离开。 </p>
茯苓咬咬牙,从自己头上用力扯下一片小叶子扔入水潭。 </p>
霎时,水潭浓烟翻滚,血光冲天而起。 </p>
安娴眼前满是血红,等她面前红光散去,周围早已不是冰冷的潭水。 </p>
她仍是置身于软轿里的冰天雪地之中,顶上珍珠温和的光照下,女子安静地躺着。 </p>
束缚住安娴的光束已经消失了,而她的伤口也不见了。 </p>
只是她体内的灵气,却一丝不剩。 </p>
女子睁眼起身,在空中悠悠打了个旋儿,轻巧落地,身姿轻盈。 </p>
墨发飞扬,孔雀翎光彩萦绕,她面色红润,脸型小巧,五官独立,肤白如雪,恍若空谷幽兰,遗世独立。 </p>
“您是···”安娴问,“于馨?” </p>
“我的本名,叫连雨心。” </p>
连雨心含笑看着安娴,“你与你的母亲,长得真是没有半分相像之处。” </p>
安娴:“······” </p>
她问:“那您是怎么知道我是我母亲的女儿的?” </p>
“血脉间的感应,骗不了人。”连雨心回答。 </p>
安娴沉默几分,她迟疑地说:“我看到了您跟杭正毅的过往。” </p>
连雨心笑容不变,“你的血液被我这身子吸收,自是会与我死前的一些记忆相连。” </p>
看着自己面前的小辈,她眼里的柔情能漾出一池秋水。 </p>
“说来,要多谢你,我才能有再次苏醒的机会。” </p>
安娴看她红润正常的面颊,想着她该是死而复生了,便也回道:“严重了,我当初能活下来,也要多谢您出手相帮。” </p>
连雨心没接这话茬,她望向远方,目光悠远。 </p>
“他取走了我三滴心头血,功名利禄,该是都靠着我的血得到了。” </p>
“不过···”收回目光,她笑容里蕴藏冷意,“巫族圣女的心头血,能量虽大,可不是谁都能驾驭得了的。” </p>
安娴见连雨心面有冷意,在她的记忆中也不似柔柔弱弱逆来顺受的女子一流,想起她的经历,疑惑颇多,“我有一事不大明白。” </p>
“您为什么,不在杭正毅打人时反抗?” </p>
连雨心惨笑,脸上显出几分苍白的脆弱,“我命该如此,躲得过一次,躲不过第二次。” </p>
她仰首,似是在通过顶部望到那看不见的天际,“我早已不在人世,这具身体能强撑至今日,全都仰仗这结界内灵的滋养。” </p>
对普通人来说,命运总是无常的,因为普通人无法解释为何如此。 </p>
但在修道之人眼里,天道确实有定数。 </p>
安娴能理解连雨心的思想,往往越是修为高深,就越能摸到天道的门槛,也就越信命运理数。 </p>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修道之人的思想,很多时候,他们做事比起普通人来还要束手束脚。 </p>
因为有的普通人不信命,而大部分修道之人,都对命运的安排深信不疑,且顺从地接受,即使要面对痛苦与死亡,也甘之如饴。 </p>
比如修道之人要勘破的所谓的“情劫”。 </p>
安娴就不是信命的那一卦,什么“情劫”“生劫”“死劫”的,她从来没放在心上过。 </p>
她修道唯一的目的,在于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什么长生不老、名利富贵。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