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本官想找麻烦
他略一思索,开口念出度人经。
虽然自己没有见过原本,还是知道开头几段经文的。
清朗的声音流淌在院里,盖过了淅淅沥沥的雨声,恍若有奇特的愿力流转其间。
灰烬里,五道灵光飞出,对着苏朗闪烁几下,似在致意,随后消失于虚空中。
伏极神眼微闪,但这一次,苏朗没有见到轮回。
他低头看向龅牙。
后者吃力地道了最后一句:“苦海……初期。你……人榜……苏朗。”
他油尽灯枯,昏死过去,出气多而进气少,眼看就不活了。
此时,几点淡黄色的微光诞生于虚无,缓缓飘来,最终隐没在苏朗身后。
“功德之光?”他心中一动。
再看了一眼龅牙已停止呼吸的尸体,苏朗转身走出院门,对周围衙役轻声道:“邪尸已除,贼人伏诛。后续之事,便劳烦各位了。”
领头公人连忙行礼道:“属下不敢。”
看着苏朗在雨中飘然远去的身影,衙役忽然齐齐行礼,高声道:“恭送紫绶!”
其音之亮,传遍山野。
第二日,天刚蒙亮,山和县里已是热闹起来,持续了数日的恐慌氛围一扫而空。
县民皆得知,人榜苏少侠于昨日夜里引动天雷,攘除奸邪,已还得县里清净太平。
故此刻城门口人头攒簇,面有喜色。
“各位,苏少侠已于昨日夜里离开本县,各自散了罢!”县令在台上喊得嗓子也哑了,仍拗不过众人的热情似火。
于是只好派了官兵维持秩序,以便不会生出冲突与混乱。
待到日色高起,众人排成整齐地数列,齐齐对远处低头作揖,高声道:“谢苏少侠为生民立命!”
虽然斯人已不在此处,他们依旧敬崇至极。
县令一边行礼,一边感叹道:“对着远山行礼膜拜……今日之事,虽然奇特,或也会在县志里留下重墨的一笔。”
在山和县县民对着永海城方向作揖道谢时,苏朗已端坐于该城的七玄门分门内。
赵楼一边为苏朗磨着墨,一边偷偷看他所写的文字,愈看愈是冷汗直流。
苏朗写罢,放下毛笔,笑问道:“赵青绶,在下的书法,可还算入眼?”
赵楼擦汗干笑道:“紫绶字字风雅入骨,端的是大家风范。只是……这个内容……”
苏朗微微一笑:“那便好。”仿佛没有听到赵楼的后半句话。
他奏折所言,自然是诘问七玄门人员冗杂、应对民事不力等等,言辞平淡却直指矛盾所在。故赵楼冷汗涔涔,也是正常。
苏朗取出紫绶官印,示意赵楼打开红泥。
赵楼哀叹一声,犹犹豫豫地把红泥递过去,道:“七玄门分有大理寺、都察院与刑部三司,其中势力交错,利益相关,外人难动分毫。世家之威,若拧成一股绳针对某方,便是皇室也要让上三分。紫绶这份奏折递上去,恐要惹祸上身啊。”
但见年纪比自己还小许多的苏紫绶眸中忽然闪过一丝纯正至高的威严,把赵楼震慑地呆了一呆。
“巧了,最近无事,本官正想找些麻烦。”
苏朗微微一笑,毫不犹豫地印上了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