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朝天子
“世道”二字,理应是一分为二的。
道是人心所向,世就是万家灯火下的一粒米粮、城郭万里中的一块青砖。
记下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必须趁着记忆还清晰的时候,尽可能详细的记录下来。因为谁也不知道,记忆自己的正确形态,还能够在某个地方停留多久。
当一个人,无知无觉的在午后打盹,而在另一个人的心里,却是走过了万水千山,经历了千种悲喜,推演这各种的可能。
这是爱的狭义相对论,时间可以长,也可以短。
如果总是在等绝对的一切就绪,那终究是永远无法开始。
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人生都是一场梦——对自己而言感觉逼真,对其他人而言,都是毫无疑义的。
有时候常常会想,人活着就像是在泥地上行走,太过云淡风轻,回过头就会遗憾什么都没留下,连个脚印都没有。但是心里装的东西太多了,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难以自拔。
凡是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一样的必然。
每个人终究会成为自己正在成为的人,每一个选择,其实都是来自人生意义上的诘问。
在这世间,本来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隐晦与皎洁。
再来一万次,或许每个人的命运与选择都会是一模一样的,也会有人愿意伸手去捧水中的碎月,一切虽然都是虚假的,但是没关系。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大胤三十年八月初二,大胤三世皇帝章德帝驾崩。
普天同悲、举国同丧,暮光之城所见之处,皆是白幔。大胤子民纷纷系上白色腰带,致丧旗。禁食腥荤,禁饮酒作乐,一下子变得死气沉沉了。
更有无数百姓,自发的为九瑶公主祈福,能够愿她早日康复、早日苏醒。
大胤朝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藩属小国开始叫嚣,虽然不必担心,可这国家一日无主,必然也是不好的事情。
百姓心中人心惶惶的,都在关注着那个位置会是谁来坐。
若是这个时候,又有旁人开始谋划,怕就真的是会一朝而死了。
九瑶公主也是因为当日的事情,身体遭受了重大的伤害,已经陷入了昏迷不醒的状态,尽管太医已经想了无数的办法,终究是没有结果。
她身上的溱羽之毒开始重新发作,龙舌百芜花并没有起到完全的作用,想来是前些时间一直再喝娄归和楚祁玉给她的药的原因吧。
现在看来,这一切都会是必然的了。
如今宫里大乱,没有人出面来主持大局,素和氏的人都已经卷入这场无端的争端当中,死的死,伤的伤,能够出面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
七王爷素和原寂自戕,四皇子素和清梵在之前便身亡,六皇子虽为章德帝、可也因为很多事情而身陨,二皇子不是嫡系、本来就不长管理这些政务,五公主如今昏迷也有七日了、尚未见好转。
然而宣平侯素和长慕,因为清珞的事情,现在根本就无暇顾及外界的事情。
如今朝中已经乱七八糟了,人人都各执一词,都没有谁出面来主持了。
就算曹司空现在位高权重,可毕竟不算是素和氏的内臣和外戚,就算说话,也不会有人听他的。
曹翼在朝中经营多年,实力不容小觑,二皇子虽说出事昏聩,但是现在如今唯有他一个皇子,按照严朝惯例,在章德皇帝下葬当日便要宣布储君即位。
若是没有太子,那便要就所有的皇室宗亲,内政大臣一起商议诸位之事。有遗诏的按遗诏行事,若是没有那便将是一片争论不休的混战了。
可是传国玉玺,还未出现。
既是没有旨意,那关于储位之争便是要全靠宗亲和大臣们的投票。
清珞如今是尚在昏迷当中,若是不然,朝中必定会听她的。
不过有人拥立二皇子的时候,却有很多人为之惊叹。
但还是马上就有人提出质疑,说是皇帝走的突然,临终前并未透露留有遗诏遗诏一事,现在二皇子站出来说是皇帝早有嘱托,那未免有几分商榷余地。
这话十分客气,但语气中的怀疑却不容置疑。
如今皇帝死了,帝位是块肥肉谁不想抢,突然站出来说二皇子是储君人选,那定然是有人不信、不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