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朕真不是穿越者 > 第72章 世人见我恒殊词——李白 中

第72章 世人见我恒殊词——李白 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所以大家对他刚才的做派都不以为意,相反如今的他们都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听说皇帝遭受了那些不公的待遇,谁还没有个义愤填膺的时候。

只有一名叫做赵概的书生,略微担忧的向周围看了看。

但他的这一举动,很快招来了文彦博的调侃。

“贤弟何故左顾右盼了,我告诉你,京城的事情早就已经传的天下皆知。如今官家贤明,不知有多少人想要投靠到玉津园里去呢?我看用不了多久石林轻易就将会清一色的倒向官家。到时候,看奸后和他的那些爪牙们该如何是好?”

这话说的提起就连刚才左顾右盼的赵概都忍不住赞了一声好。

只有做东的王安北,礼节性的调和了一下矛盾。

他举着酒杯,一边喝彩,一边说:“其实赵老哥的小心并无大错。这京畿之地毕竟不比家乡,我等还是小心为上。”

说着他在众多举子的点头称许之下,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不过他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在放下酒盅之后,却突然又话锋一转,笑问道:“宽夫兄,我看你对朝野之事挺上心的,不如你就给大家讲一讲,最近这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吧。”

所谓的“宽夫兄”,说的正是刚才发言的文彦博。

宽夫是他的表字,而表字正是是通常用来彼此称谓的。

文彦博当然能够听得出来,王安北实际上是颇为支持他的观点的。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顺着对方的话去说,反而是另起炉灶说道。

“这朝堂上的事情恐怕远不如玉津园当中的学问精彩。说起来朝堂当中无论发生什么,对我辈书生而言,不过也就是听个热闹罢了。虽然我们都有经世济民的志向,但无奈说了也没人听啊。”

这话引起一众人的轻笑。

而文彦博却继续说道:“但玉津园里的学问就不一样了,我听说陛下身边已经聚集了许多难得一见的奇人异事。他们京城坐而论道,大有古人人君子之风。说实在的,文某对他们确实是非常仰慕。原本我是打算一月再来汴京的,但听说表臣公(石中立)和泰山先生(孙复)都会亲自至此讲学之后,我便在家里坐不住了。”

这话又引来了一连串的笑声。

不过和刚才的笑声不同,这笑声当中没有了戏谑和自嘲的声音,反而多了不少同感和赞许的意味。

甚至有人干脆也叫了起来:“即便今科不来考试,去听一听先生们的坐而论道也是极好的。”

中午与书生全都汗手应是。

不过这个时候,为他们添茶倒水的店小二,却突兀地给他们添了个堵。

“各位蔬菜工可能还不知道吧,嘿嘿,你们期盼的表臣公几乎从来没有来过玉津园。至于泰山先生吗?他好像还在赶来的路上。也不知明年春天能不能到达汴京?”

泰山距离汴京并不遥远,走到梁山坡坐船就能来,总共也就十几天的功夫,这还是一边行路一边欣赏风景的耗时。倘若认真行路的话,肯定是能够找到的。

所以店小二这番话里是有些戏谑与调侃。

这样的言语自然引起了书生们的不满。

于是便有人拍了桌子呵斥起店小二来。

“你知道什么?这两位先生可是官家钦点,怎么会不来玉津园呢?”

那店小二却是鼻子一仰,浑然没有把这些人放在心上的意思,漫不经心的说道:“说我不知道?几位客官怕是想错了吧,我整天生活在这皇城脚下,岂会有不知道的消息?我告诉你们,当今官家最为看重的并不是海内的那几个学问大家,而是一个叫做王惟一的医馆,和一个叫做白永安的夷人。”

这句话说完,周围不知何故突然变得寂静下来,有个行商来到汴京的川蜀人,并有些震惊莫名的问道:“官家怎么能够相信一个夷人呢?难道夷人也有学问吗?”

店小二闻听此言,先是冷冷的哼了一声,然后便要开口去解释,但就在这个时候掌柜的却突然跑了过来,抡起巴掌劈头盖脸的就砸在了他的脸上,然后又踹了一脚骂道:“我让我让来端茶递水,没让你来和客官们争吵。小兔崽子还不赶紧去忙活。”

那店小二似乎特别怕掌柜的挨了一顿训之后吐了,吐舌头便逃之夭夭了。

而掌柜的赶紧向文彦博几个赔礼道歉,又向那位蜀中的客商说道:“您不要听那小东西胡说八道,他哪里知道朝廷里如此之多的密辛。”

说着他又赔了几个项,然后说了是给这两桌的客人打折,才慌不择路的溜之大吉,甚至在临走的时候还一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桌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