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错料一帆超十程——杨万里 完
她忍不住冷笑了几声进门的时候,他也已经看到了白永安建起的那座钱庄。
钱庄的名字和这所学堂一样都叫做中立,看来出资方并不是白永安本人,而是新建这所学堂的赵祯,不过实际控制方肯定是白永安,这家伙竟然就如此简单地完成了空手套白狼,当今的官家未免也太容易上当了。
可就在她这样想着的时候,一个青年人的身影映入了他的眼帘,其实她早就该看到的,只是许久不见,他有些拿不准赵祯的长相了。
是的,现在李娘娘关注的正是不远处正在耍弄刀枪的赵祯。
刚才说话的那名跟班也凑了过来,并且轻轻的指了指赵祯腰上挎着的玉佩,然后趴在李娘娘耳边说道:“娘娘,不知您看清了没有,那正是您说的已经失窃的传家之宝。”
李娘娘立刻揉了揉眼睛,但还是有些看不清,于是绕到旁边的树林里,这才终于看清楚玉佩的颜色和花纹。
她突然一捂额头,那正是前不久被人偷走的玉佩,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赵祯那里。
跟班得在这个时候说:“老都知也没能弄明白,玉佩为什么到了官家手上。”
他憨憨的笑了起来:“不过这也不算是到了外来那里,您说是吗?”
“那倒是。”李娘娘虽然嘴上这样说,但仍然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那跟班小太监也是个聪明伶俐的家伙,当下便疑惑起来:“娘娘是在担心什么吗?”
“我还能担心什么?当然是担心官家用不了那样的宝物?”
小跟班是老宦官的义子,从老宦官那里听说过不少事情,因此对那个玉佩也不是一无所知。
“娘娘,小的知道那是个法宝,可官家看起来也是个有福之人,未必就驾驭不了那个宝贝。”
“有福之人?你这话说的让我不解,他的福分从哪里来呀?”
“杨杨你还没看出来吗?陛下身边总是有贵人相助的,你看看那个石中剑。陛下这身功夫就都是他教的,宫里的蓝都知对这套剑法的评价很高,这样的人才恐怕并不寻常啊。”
石中剑这个人,李娘娘是记得的,但除了名字之外,只有寥寥两三件事情而已。
说起来,了解的还不够深入。
相比之下,石景润的才华,才更让她印象深刻一些。
心里正这么想着石景润的身影,竟然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
他正在教几个孩子练字,因为是写大字,狭窄的教室可能施展不开,所以石景润干脆将孩子们拉到了户外。
孩子们来到户外之后,难免就显得活泼了一些,好在石景润对他们都很有耐心,一个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握笔,如何用力,又如何将笔画拉的漂亮。
这让李娘娘忍不住点了点头。
看来,官家确实是一个有福之人。
不过,赵祯的福气又何止于此呢。
课堂里,白永安正在教孩子们乘法口诀,楚昭则叼着一支毛笔,带着最近一段时间的账目来到了赵祯身边。
李娘娘轻轻向前凑了凑,断断续续的听到了他们两人的对话。
“按照白先生的想法……酿酒和农具都是有收入的,其中酿酒的利润最大……造纸这一块,我们还没有和阴掌柜他们谈拢……陛下,白先生这套改良方法,一开始就连阴掌柜他们也是玩不转的,但前不久,石先生却说,她好像领悟了其中真谛,结果我们竟然就弄出了那个转轮排字架……”
李娘娘小小的吃了一惊,忽然她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官家真的是有福气,有如此人才辅佐,又走着实业兴猜的路子,还有这么一群孩子保障未来,加上他在刀剑上的勤奋……”她犹豫了片刻,本想着还要把自己的玉佩也加上来着,但考虑到人多嘴杂,最终只丢下了一句结论,“将来必成大器!”
小太监听了,当即也乐了起来,不断的在李娘娘身旁恭维着什么,只是他的声音很小,除了李娘娘的几个心腹之外,便没有人再听到了。
倒是赵祯与楚昭的对话,引起了周遭许多人的注意。
“这银子确实是赚着了,但钱也着实没少花。”
“毕竟万事开头难。”楚昭说,“现在很多事情都刚才铺开,正是花钱的要紧时候。”
“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铺的摊子太多了。当初心心念念见学堂的时候,我是万万没有料到这一点啊。”
楚昭也跟着苦笑起来:“那能怎么办?谁让咱们这位白先生想一出是一出,倘若不是石先生每次都能把他的想法办成,恐怕我们花出去的钱财,还会有不少直接打水漂。如今的这个局面,说起来已经很不错了。”
赵祯也跟着苦笑起来,但他没有多说什么,只背着手在那里思索了片刻,最终还是斩钉截铁的回答说:“不能再有其他的新摊子了,我们得先稳一稳才行。”
楚昭很高兴皇帝能有这样的见识,她欣然答应了一声,然后就在李娘娘和赵祯的注视之下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