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中
御史台的那帮人当场就坐了回去,但在场却偏偏有几个是谏院的谏官。
官僚太监们的事情,自然主要归御史台纠察。但劝诫皇帝的职责,却有不少是他们谏院的。
于是当即又有人站了起来,可他们却还没有开口,就见小皇帝吩咐到:“罗崇勋,你到石卿家那里,去抢些樊楼的菜肴来,让我们母子二人,也尝尝外头的新鲜。”
这一个“抢”字,一下子逗笑了场上的许多人,就连石中立也已经笑得前仰后合。
那个罗重新更是个怪,会琢磨主人心思的,因此便高叫一声快步走上前去,竟然还真的摆出一副抢劫的样子,贼头贼脑的逡巡了片刻,端了四五个碟子回来。
这下子,就连张知白都跟着笑了。
而赵祯在看到这些菜肴之后,立刻起身为太后加了菜,还嘱咐太后要多吃一些。
在场众人看到这副母慈子孝的画面,哪个还敢多说什么,谏院的那群苍蝇,立刻就缩了回去。
蓝元振跪坐在赵祯旁边。亲眼看到了小皇帝的殷勤,心中不住地为他叫的好。
如此以来,张观的担忧和建议,都不会被皇帝白白浪费掉了。
刘娥也没有想到,小皇帝竟然没有趁热打铁,更进一步,因此便觉得她和小皇帝的关系还有挽回的余地,于是忍不住开始称赞小皇帝的孝顺。
修起居注的张观赶紧放下碗筷,重新活动了一下自己早就已经酸麻的手腕,跑到屏风后面,将这一幕记了下来。
其实在宴会开始之前,就已经有人接替了他的工作,不过他的同僚们也是今天的主要客人,因此,便难免有人只顾着吃喝,而忘记了本职工作。
依照张观的性子,刚才的那一幕,他非得亲笔记下来不可。
有意思的是,几个翰林院的画师也在这时候琢磨起来——这一幕是不是应该被画下来以为纪念,也好流芳百世,为世人所称颂。
于是竟然真的有人取了纸笔,还抢了一位起居注官员的桌案,就地绘制起来。
在场的大臣们,当然又很识趣地称赞了一番皇帝赵祯。
而赵祯也没想到这小小的举动,竟然引来如此强烈的反响。
他心知,这些人的心思差不多已经被他收拢起来。
那么接下来,重点内容距离登场了。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见众人都向他这边看来,便说道:“圣人十五而志学,寡人今年已将近十七,但昨天见证的一番比试,却深深的让朕感到惭愧。”
“陛下。”
曹利用那如同太监一般的声音响起。
“昨天的那番比试,委实不是常人所学,所以您也不必感到惭愧,”
张知白也道:“枢密所言极是,无论是老夫还是王相,在那种难题面前,也是只能束手无策。说起来……”
他话说到这里,忽然看到石中立正在向他抛媚眼,这老货当场忍不住想要拿酒杯砸人,然而酒杯还没有摸到,脑海中就已经灵光乍现,曹利用这小子这么急着跳出来,名义上像是在宽慰皇帝,但皇帝说起这件事来,极有可能是别有所图,只是拿此事做个铺垫而已。
铺垫如果直接被挡住的话,那么图谋肯定是无法施展的。
而近些年来,一直在为小皇帝保驾护航的某些人,当然不能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自认不愧为某些人之一员的张知白,立刻抚弄起花白的胡子。
只见他略作四思忖,便当即话锋一转,铿锵有力的说道:“说起来我和王相都是无比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努力上进。臣老迈昏聩,旧病缠身,自知将不久于人世,然陛下年未加冠,正是刻苦上进之时……”
他话还没说完,就见皇帝已经霍然起身,应道:“张相所言极是!”
果然,皇帝是有谋划的呀。
张知白忍不住看了一眼石中立,却见石中立竟然摆出了一副庄重的姿态——这王八蛋竟然还有庄重的时候。
于是他人回转身行,端坐岸岸前,目视着对面的曹利用。像一头已经哑巴了的老年狮子,傲然俯瞰着还想奔跑的柴狗。
柴狗漠然不语。
狮子虽然老了反应慢了一些,但那画风一转却是相当的文绉绉,一下子竟然让他无言以对。
他性格刚强而有失变通,朝堂辩论本就是他不擅长的领域,何况区区陈狗,怎敢在狮子面前摇唇鼓舌,难道他不担心腰椎骨折吗?
倘若不是刘娥专门把他带来,他是不准备出这份力的。
虽然张知白也不是什么难于对付的对手,但自己一个堂堂的枢密使总不能和东府的二把手一般见识,如果他非得要对付谁的话,那也得逮着王曾的不是一阵猛咬,才能彰显自己的身份。
——是一条柴狗。
但采购好像没有注意到,在场没有人在乎他这只犬科动物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