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中
但这次调整还没有彻底的进行完,就不得不临时做出再次改变,因为一个比张知白位置还高的人物,曹利用来了。
关于曹利用和张知白的站班顺序问题,朝堂之上还曾经进行过一番激烈的讨论。
按照常理来讲,崇文抑武的大宋,当然应该更重视东府的权力。
所以张知白的位置理应比曹利用高一些。
但偏偏有人认为,张知白只不过是个二把手,甚至争论的时候,他连二把手都不是,因此应该稍稍打压一下他的气焰,比如剥夺他在待遇上的一些特权,不准他骑马直趋东府,非要让他下马走上一段不可。
不过,这段陈年旧事原本无法阻挡今天的座次排序,因为皇帝赵祯大可以以张知白有病在身为由,拒绝让他挪窝。
但曹利用的身后还跟着另外一个人,让皇帝不好不给曹利用面子,那个人正是当初他们猜测可能不会前来赴宴的太后刘娥。
刘娥身着一席华服,雍容华贵,姿态端庄。
虽然年近六旬,但他平时的精力也还可以,时而虽然昨晚头痛欲裂,但今天起诉之后便觉得好了许多。
甚至在接到小皇帝的邀请之后,他还不忘给自己找个帮手,把曹利用也拽了过来。
皇帝赵祯看到太后驾到,便起身前去相迎,在见了李礼数,并延请落座之后,他便笑着对太后说:“这一听说娘娘今天身体不适,不是现在可好些了。”
太后原本因为近些天的事情而觉得皇帝肯定与自己疏远了,毕竟不但在朝堂上落了面子,还在随后又栽了回去,让小皇帝看到了对抗自己的希望。
但现在看他这副样子,又好像没太把前几天的事情当回事儿。
这就让她老人家有些拿不准了。
因此众人只看到太后像慈母一般平静如水的说道:“这岁数大了,难免就会有一些头疼脑热的事情,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哦,那既然如此,朕与群臣,便恭祝太后千万岁寿。”
说着赵祯举起酒杯,在张观等人称许的注视之下,与在场的众位大臣向太后敬了一杯酒。
空腹饮酒当然是不好的,于是选皇帝立刻招呼群臣开吃。
刚才已经垫过肚子的几位大臣,倒还好说那些专门来吃大户的翰林官员可就不客气了。
于是,堂堂的崇政殿立刻变成了猪圈一般,众人只听见咀嚼的声音不绝于耳,惹得几个老派的大臣颇不为然!
酒还没过三巡,菜就已经过了五味,众人很快将自己填了个半饱,然后就在那里夸奖起饭菜的好处来。
有些个吃货,比如石中立,甚至还纳闷起育出的手艺怎么作出了新花样?
而且这新花样,颇有几分樊楼的味道啊。
难不成这群憨货竟然出去偷师了,亦或者……他仿佛记得,皇家好像从樊楼里挖过几个厨子塞进了宫里,所以这味道才会有所不同。
不过,皇家菜肴原说是特别讲究的,纵然是那些厨子,应该也不能做出不同的味道来。
可是,今天这场演习,似乎不太一样了。
他抬起头来左顾右盼的寻找着蓝元振,希望能从他那里打听一些情况。
但蓝元振的身影还没发现,他左顾右盼的样子就已经被赵祯看到了。
“表臣公,你在看什么呢?”
表臣是石中立的表字。
后边加一个公字,那是皇帝对他的尊重。
听到皇帝这么客气的招呼自己,石中立哪敢怠慢,当场就回道:“臣是在找这宫里多出来的人。”
皇帝奇道:“这宫里今天是添了许多人等,这是朕有意犒劳大家近些年来的辛苦。表臣公不是知道的吗?要不然你在这吃什么?”
周围的人立刻轻笑起来,有的人甚至打趣说:“表臣惯会取笑别人,今天怎么反倒被陛下取笑了?”
闻听此言,赵祯的脸色变了变,但终究是没有搭腔,反而是石中立冷哼一声笑道:“陛下可没有取笑我的意思,他只是想知道为什么,我明知故问,但我却要说今天这菜肴不是传统的禁中风格呀。”
这时也有人反应过来,附和道:“这菜品确实和往常不一样啊。”
“对呀,我尝着有一股樊楼的味道,你们呢?”
“我觉得也是。”
这时候有几个律师就不干了,他们看了看刘太后的眼色,便想着站起身来发呢,弹劾一下那几个私自购置宫外菜肴的太监。
然而,赵祯却在这个时候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表臣公是担心,宫外的厨子混进了大内之中。那这就告诉你,没有多余的人混进来,这菜呀,是朕让他们出去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