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晋城欧阳离山
“绝对真实,在下都是询问再三的,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差错。”欧阳离山很是自信的说道。姜老二又仔细看了一遍,没想到旁边还有一个杀手,就凭这一点,姜老二已经知道臧孜鲂几人的行踪了。虽然姜老二以前并未办过案,这简直就是未卜先知。
“奉常,接下来该怎么办?”鄂侯认真的问道,这时鄂侯已把姜老二当神仙一样地看待了。姜老一脸云淡风清:“这消息上说臧孜鲂是个愤青,爱和天下才子一起发感慨,有忧国忧民的思想但时常看错路线,原本一身家当可观,但太过豪爽挥金如土,所以败家也快,很快也便穷得叮当响了,生活呢也全靠拉赞助,一脑子热血也经常喷错地方,本想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大事来,原来的一批狗肉朋友听说后吓得全跑了,这个愣头愤青经常在郢都和一批新结交的愤青一起出现,从新忧国忧民起来,虽从未曾上过庙堂之高,志向却高远得吓人,还想着为全人类谋福利!这样的人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来说便是个宝!为啥呢?有用嘛!只要给他个理想,画个饼放在那里,便不计成本地当起敢死队,却从未想过,那些想害你的人每次都会对你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这次抓了这个活宝之后,其余的余孽想必还会回到楚地。”鄂侯也觉得有理,“既然如此,我们明日便动身赶往郢都,清查余孽肃清干净方可放心。”
两人说话间,欧阳离山拿着酒壶为姜老二斟满了清酒:“二位,既然你们的事情已经有了着落,不知道能否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免了俺家的刑罚。”欧阳离山很是殷勤的说道。姜老二故作高兴,“郡守大人放心,你绝对不会出事情的,帝辛陛下是千百年来的圣主,能力超强你我皆心知肚明,功过分明也绝不会埋没城主大才,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敢马虎,到时候我把事情推到郢都郡守的头上,阁下不就安然无恙了吗?这里环境也不错,以后大可安心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吃好喝好睡好高枕无忧!”言语间很是自信。
欧阳离山虽然不知到郢都郡守是谁,听到姜老二这么一说,心中自然高兴:“在下多谢奉常大人,既然明日大人启程,今晚就让在下尽一次地主之谊把。且需要什么明日从郡守府一一支出,为路上做好充足准备!”“如此最好,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郡守先回去吧,我和将军还有要事商量。”姜老二淡然的说道,内心高兴劲别提了,又是一个赚钱的主,这一路好吃好喝还可云淡风清地欣赏路边风景,最主要的是还有钱赚呀!
此刻的欧阳离山犹如置身事外,自然不想多留,万一被姜老二抓住什么把柄又来敲诈一番就麻烦了,当即加速向着房外走去。“姜奉常,这次你可把郡守骗的不轻啊。”鄂侯低声的说道。“将军此言差矣,我若不这样说,郡守大人怎么会如此为帝国效力,到头来忙活的还是我们二个。”姜老二看着臧孜鲂的消息说道。
房间之中,两人当即商量好行程,辞别欧阳离山之后向着郢都出发,晚间时刻欧阳离山也是开怀畅饮,感觉自己就像从鬼门关走了一遭。次日,欧阳离山不仅备好了马车,还准备了诸多的盘缠,完全是为了表达姜老二的恩惠,搞的姜老二就像他的再生父母一样。杀手回到下邳之后,虽然没有改名换姓,但是也很少在外人面前提及自己的名讳,只在城外寻得一处住所安顿下来。
至于姜老二二人就比较高调了,乘着马车出了晋城就向着南边的下邳城赶来,整整十日的时间才来到以前楚国的边界。说来也是倍加奇怪,当初的这些爱上天下地搞事情的人早生几十年,说不定这天下都是楚国的了。“将军,这里是何处?”姜老二在马车上有些疲倦的说道,鄂侯则是向着四处遥望,只看到前面有座郡城而已。
“奉常,要不我们过去问问吧,我本朝歌人素来不喜欢出远门,除非打仗,这里的地势我也不是很熟悉。”鄂侯很是委婉地说道。听到鄂侯这般说,姜老二也没有办法,本来在古代也没地图,只得把身边的士兵派出去询问一下这是什么地方。
这些士兵反应倒是灵敏,姜老二的马车还没有进城,小兵已经带着消息从城中出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前面不过是宛丘城而已。听到前方是宛丘城,姜老二当时就蒙蔽了,宛丘城到郢都只需要南下就行,怎么这么快呢,几乎和御剑飞行一般快,连风土人情的历炼都没有:“这路程是谁安排的。”姜老二有些阴沉的问道,鄂侯看着姜老二的脸色不对劲,也不知道出了什么差错。
“是我安排的。”鄂侯硬着头皮说道,看到是鄂侯将军安排的,姜老二也不好说什么,怎么说也是一路的:“那些杀手只是手到擒来,没什么高深学问的,只是这途中未逸枯燥了点,也可来点风花雪月,这一路游历忽略了大好风景和风土人情,岂不可惜!人生短短百年,不知此后还有没有机会重来?”姜老二强作欢笑,“不过也没事,既然如此,我们先进城休息一日,明日再走也不迟。”姜老二当作没事人一样,吩咐着小兵安排旅店。
宛丘城并不大,入城之后,姜老二便下马前行,这里不是国都之地,百姓生活倒也算过得去。虽然帝辛也是下达了一定的利民措施,可是并没有多大的作用,过了城门楼,便是稀落的街市,旁边便是各家的门面或者住所。
鄂侯带着几名士兵先行进店,姜老二只是在街上溜达着玩,比起郡守倒也显得冷冷清清,走过一条街道姜老二却在街道上转角处听到呼噜声。本是晴天晌午,身为国民不去养家糊口,却在街道当中睡大觉,姜老二也觉得好奇,当即绕到那里。一名少年直挺挺地大字型地躺在走道边侧正在呼呼大睡,书生气质,名士风流,衣服虽有些破烂,但手中抱着一把青龙堰月刀,倒没有多少锈迹,旁边还有个碗。姜老二看来一会儿,只觉得又是一个堕落的贵族少年,稍微叹息了一声,随后取出铜钱,想轻轻放到那少年的旁边。可能是有人靠近,那少年猛然惊醒,同时紧紧护住手中的青龙堰月刀,如今的姜老二不过比他大上两岁而已,倒是比这少年成熟了许多:“你叫什么名字?为何在此熟睡?”姜老二很是和蔼,同时把那铜钱递到了那少年。接过铜钱后便直接价绍:“在下张奎,不知道这位兄弟为何帮我。”那少年口齿清晰,有些疑惑的看着姜老二。
姜老二一时间不知所措,细细想来,张奎不是地遁日行一千五百里么?比起手下的土行孙还要利害,如何如此落魄?强忍住惊讶的表情,“在下姜老二字子牙,天下之人理应互帮互助才是,你这般年龄原可无限光华,这样未免有些倦怠了。”
“不是在下倦怠,而是没有钱买书,只有一把父亲遗留的青龙堰月刀。”张奎有些无奈的说道,父亲早亡?“张奎,那你想看什么书呢?”姜老二循循善诱道。“我想看兵书和兵法。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为国出力如是!”张奎很是自信。
姜老二点头当即把张奎拉了起来,“走,大哥我去给你找一些兵书,兵者诡道,好好学习前途当无可限量。”张奎有些茫然的被姜老二拉起来,只是有些不知所措。“大哥,你带我去哪里找兵书啊,平常百姓的家中根本没有兵书。”
姜老二没有着急说话,只是帮张奎背上青龙堰月刀,“我带你去郡守那里找书,他肯定有兵书。”听到姜老二这般说,张奎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我不过是一介贱民,又怎能入得了官府,公子是有钱人,也斗不过官府。”张奎有些无奈。
姜老二听后摆了摆手,“本公子不仅有钱而且有权,男子汉大丈夫如此扭扭捏捏成何体统,跟紧本公子便是,这个天下到现在还没有我想拔却拔不了的须!”张奎不再多说,谨慎地跟在姜老二身后,片刻之后姜老二带着张奎便来到郡守的府上。本来姜老二是不想打搅这些郡守,客栈都定好了,不过为了张奎努力一把似乎也是值得的,人才难得吧。
姜老二刚要进去竟被府中的守卫拦了下来,“你是何人,竟然敢直闯郡守府,简直是胆大妄为。”“快去把你们大人请出来,如此小官还敢耀武扬威,岂有此理。”姜老二大声的说道。府门的两位守卫相视一眼,觉得此人非同凡响,当即向着府中跑了过去,姜老二也不逗留,径直向着府中走去,守卫不敢再阻拦。
完全被姜老二的气势所吓住,正好在府院之中和郡守遇见,郡守肥头大耳,有些茫然的看着姜老二。姜老二穿的有模有样,简直就是富家公子的样子,后面跟着的少年却是衣衫褴褛,没有丝毫的气势:“阁下是?”郡守颇显恭敬的问道。
姜老二没有答话,当即从腰间取出腰牌,上面用小篆刻着奉常二字,下面还有着一个小的刻章,分明是吕尚之印四个字:“在下姜子牙,奉天殿奉常,今奉旨特来办案。”姜老二很是自信的说道。可是那郡守依旧有些半信半疑,毕竟姜老二的年龄只有十七岁,身为奉常未免尚小。
姜老二只是来回踱步,“郡守大人,要知道这世间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若是做错半分,后果自负。”姜老二说的声音很小,但是却很清楚。听了姜老二的话,郡守略作琢磨也觉得有道理,郡守当即躬身行礼,将姜老二二人迎到客厅之中,吩咐侍官备上茶水。
姜老二面色从容,郡守见状觉得此人遇事不惊,应该是处大事之人,慌忙斟满茶水:“不知道姜奉常此来所谓何事?”郡守缓缓的问。弹了弹衣衫,“你先把这少年带下去,洗洗换身干净衣服,我自有话和你说。”姜老二不紧不慢地说。
郡守心中疑惑,对着旁边的侍卫摆了摆手,示意他带着张奎下去整理一番,张奎则是有所戒备,根本不想离开姜老二的身边。“你且随他去吧,不会有事情的。”姜老二安慰道,这才使得张奎心中稍安。
见到张奎离开,当即开口问道:“奉常,为何会来我宛丘城中?”“陛下三皇祠祭祀东归,途遇南蛮贼人暗算,调派我和鄂侯将军查明此案,一路寻找线索便来到这里,只是见那少年面目之间有富贵之相,所以带来安排几件事情。”姜老二缓缓的说道。
郡守听后有些惊讶,“不知道鄂侯将军现在何处?为何不来府上,在下定会款待。”郡守有些惶恐。鄂侯是三公之一,朝中权重位高,郡守岂有不知之理!姜老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不是不来府上,只是这次事情是秘密行动,没有几人知道,当然了,郡守算其中之一了。”姜老二忽悠。
“原来如此,如今天下太平,竟然还有此事发生,实在是有些情理难容。”郡守故作悲愤。两人谈话间,张奎换了一身装扮,要比刚才看上去好多了,十四五岁,书生模样,后背背着一把青龙堰月刀,虽然不协调,但是整体还好。
“郡守大人,今天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案件的事情,而是为了此少年的事情,你且带我去书房,我为他选几籍。”姜老二缓缓的说道。郡守自然愿意效劳,当即带着姜老二和张奎来到了书房之中,“里面几乎都是典藏,姜奉常随便选取。”郡守恭敬的说道,姜老二只是点头,随即向着房中走了进去,张奎则是有些忸怩。
“恩公,你这个奉常是什么官职,郡守会如此敬重你。”张奎很是疑惑的问道。姜老二稍微看了一眼,“奉常只是九卿之一,是跟在帝辛陛下屁股后面打酱油的官职,官职不是很大,但是奉天殿中,掌天下之钱粮。奉天殿之外,则是一方诸侯!吕国国主。”姜老二有点嘚瑟地说道。“张奎以后也要做大官,恩公知道什么官职适合我吗?”张奎有些憧憬。
“除陛下外,就是王侯了,如今天下风云再起,大有机会可寻,望你早日封侯拜相吧。”姜老二有些叹息,若是以一人之力挽回张奎倒也是不错的选择:“这里都是书籍,你随便挑选吧。”没等到张奎开口,姜老二便开口说道。姜老二看着张奎挑书,当即在木椅之上坐了下来,由于身体倦怠竟然在木椅上睡着了,等到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
姜老二有些沉重的站了起来,哪知道张奎的旁边摆满了竹简:“看好了没有啊。”姜老二在后面有些无奈的说道。张奎听到声音慌忙站了起来,“大哥,我看的太入迷忘了选书了。”言语之间有些委屈:“嗯没事,你先看吧,大哥帮你选几本比较厉害的书籍。”姜老二伸了一个懒腰说道,看书很难,但是选书不难。片刻的时间,姜老二便从书架之中拿下诸多的竹简,其中包括《轩辕兵法》等。但比起自已日后的《六韬》还差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