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民国之糟糠之妻生堂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晚上回来,两人脑袋挨着脑袋,一起看书。
先看的是序言。
这时候出书,能请到谁写序,也是人脉的象征,尤其是如果能请到大家,冲着序就能保证几千册的销量。
第一篇序言是廖先生的,廖先生是最先推广白话的,他原先是个史学家,在研究古籍的时候差点没给古人逼疯。
史书上很多对话都是这种风格的。
xx臣:臣以为!。
xx君:然。
然能表示知道,也能表示同意,还能表示你说得对,又有我答应你的意思。
所以这到底是答应还是同意还是我知道了呢?说一句朕知道了或者朕准了真的那么难?
于是廖先生一直不遗余力的推广白话文。
他的序言虽然写了整整两页,不过总结起来就两句话。
对顾棠的白话文大加赞赏,说很多词语他都没想到能这么用,读完之后不禁莞尔,此女着实大有才情。这本书值得推广,并且期望她能继续翻译剩下的教科书。另外书他已经开始看第二遍了,值得细读研究。
贺都志看完之后很是不以为然,白话文有什么难的?不就是照着口语写就行了?再说小学一年级的教科书,那可不就是哄孩子的?她从小三从四德的长大,对哄孩子可不就是烂熟于心?
贺都志又翻到了第二篇序。
这一篇是文学大家周先生的,评价的角度又不一样。
说她的文字虽然做不到信雅达,但是于翻译教科书却是一件好事,他赞同光辰出版社的评价,她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贺都志冷哼了一声,“没有雅,她当什么翻译家?”
“对啊,现在的翻译家都是文学家,文字优美动人,她?”楚玉原表示赞同,“她就看过女戒和女训,她能看过什么好文章?”
两人一通发泄,又往后翻了一篇。
这一篇是沪海大学的齐校长写的,他的评价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