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下山
已到阳春三月,正是莺莺草草的季节,东风吹来,万物复苏,就连山腰的那几间破茅屋旁也添了几分绿意。
微风刮来泥土的芬芳,惹得少年忍不住多吸一口气,嗯,春天真是个下山的好季节。
不过这春风中夹杂着的些许寒意可没有那么讨人喜欢了,少年裹了裹身上并不厚实的衣衫,轻轻地哈了一口气,修道之人,怎能惧这区区春寒?
话说这还是第一次独自一人下山呢,少年相貌清秀,身着灰布衣衫,挎着包袱,背负破布条包裹着的长剑,想着山下的糖葫芦心里偷着乐,走路也不自觉蹦跳了起来。
“呦,沈十三,终于要下山显摆你那绝世剑术去啦?就你那修为吓得了山下普通百姓,可遇到江湖同道中人岂不是要给人笑话死了,我们青云山可丢不起这个人。话说当年师兄我下山的时候,那叫一个风光……”
唉,都说好事不成双,这不还没到山下就碰到了最令人住摸不透的沈二,二师兄哪都好,就是长了一张嘴。
不过说起来,沈十三到现在还晕晕乎乎的呢,下山送信这种事情怎么会轮到自己头上了,关键还送那么远,要不是怕师父和师兄们失望,沈十三坚决是不会出这趟远门的。
“哼,二师兄,我这是奉命行事好吧,师父让我去北边送信,我可不是下山去偷玩嘞。还有,虽然我修为不高但是已经很努力了。”沈十三一本正经地挥了挥拳头,自己修为低又咋了,修炼可是一点都没拉下呢!
“努力?努力有用的话还要我这种天才干什么?”
这不,二师兄一句话又让自己噎的说不出话来,,沈十三只得扭头朝着山上喊道:“师父,二师兄又想偷跑了!”
还没等沈二继续嘚瑟,一声宛如狮子吼般的怒斥声响彻山门,“沈二,就知道欺负你小师弟,还不滚上来练剑,一日剑心不纯澈,你就一日别想下山。”
沈二听到师父训斥就头大,又不好太过为难小师弟,只能灰溜溜地往山上滚去,师父让滚上去就得滚上去,哪怕是换成爬的也是对师父不尊重。
一边滚着沈二还不忘给对沈十三叮嘱道:“小十三,自己一个人下山可别受欺负了,记住,你剑术可是很不错的,背上的那把剑更不是什么花架子的摆设。”
沈十三看着吃瘪的二师兄一边捂嘴偷笑一边重重地点点头。
哎,整个青云山都知道师父最宠小师弟,小师弟告刁状,一告一个准,一不留神就要被师父揪着耳朵大骂不懂礼数,不懂得尊老爱幼。整个山上老的是师父,小的是小师弟,到头来还是他俩最大嘛。
沈二心里苦,自己都多少年没光明正大地下过山了,剑心纯澈,怎么个纯澈法嘛,沈二想烂头也还是想不明白。
“又在心里乱嘀咕什么?滚上来后自罚清心剑经一千遍,抄不完不准吃晚饭。”师父的声音随之而来。毕竟沈老剑仙修为高深,随随便便吼两句整个青云山都能听见。
怎么?在心里也抱怨两句也不行了?可真是“讲道理”啊。平时和小师弟讲的道理可不是这样的啊,今天的晚饭也真是的悬了。
看着师兄吃瘪,沈十三忐忐忑忑的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眯着眼睛招手道:“师父再见,师兄们再见,我下山去喽。”
喊罢,沈十三风也似地往山下跑去,转眼间就跑没影了。
沈二边往山上滚着边看着小师弟下山的背影,两人一上一下待遇如此不同,沈二那叫一个羡慕。
不过小师弟下山了,山上的乐子又要少了不少,只剩下闷葫芦的大师兄和平时凶巴巴,只会对小师弟才乐呵呵的师父了,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沈二啊沈二,你命好苦啊。”灰布衫青年自嘲道,“小师弟不在了,没人会替我抄书了,晚饭吃不成喽。”
——————————
青云山山下百姓都知道青云山上有个老神仙,老神仙还有五个术法不俗的弟子,附近每有精怪异类出没,老神仙都会派弟子下山斩妖除魔,驱邪除秽,周围百姓们对青云山的印象也都特别好。
青云山祖师堂,一位鸡皮鹤发的老人坐在主位上,一袭粗布长衫略显单薄,周围并没有一丝灵气波动,犹如山下普通农家老翁一般。
说是祖师堂,不过是在青云山腰那几座破瓦房里最大的一座罢了,还好每天被大弟子沈易收拾得一尘不染,也有几分祖师堂的样子。
沈二沿着下山土路一路滚到师父面前,拍了拍身上的灰土,谄媚地笑道:“师父你说我们是不是该修修路了,过几天春雨一下,这路又走不动人了。我们这些年轻人还好,您这把老骨头摔着了不太善喽。”
“为师修为高,可以御风御剑,不需要走泥路。就算修路,一分钱也没有,把你卖了去换修路的钱?”老人眼也不抬地说道。
“嘿,您老人家还别说,就我这皮囊,搁山下有多少黄花闺女惦记着呢,修个土路的钱绰绰有余。”沈二满面春光地笑着。
每每看到沈二这幅皮厚不要脸的模样,沈老剑仙就一阵头大。
“少在这里贫嘴,一百遍清心剑经,一遍都少不了!”沈二一听一千变一百,肯定是师父老糊涂了,看了一眼站在师父旁边毕恭毕敬的木头大师兄,乐呵呵地准备抄书去了。
离去之时,沈二却又努着嘴对师父抱怨道:“师父你还真舍得,说让小师弟下山就让他下山,还去去送一送,要不是我……”
“要不是你什么?真想抄书抄到吃不上饭?”沈老剑仙并不买沈二的账,极不耐烦地挥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