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出宫遇刺
挽心音笑了笑“太后娘娘,我左边的是白府嫡大小姐白妗灵,我右边不知太后娘娘可还记得,她是兵部尚书的小女儿陈小倩!”</p>
太后看了看挽心音身旁的两人,突然对着白妗灵说道“我听说昨晚白姑娘艳惊四座!现在一见果真是个妙人。”</p>
白妗灵平淡答道:“太后娘娘谬赞了!都得益于心音在一旁帮衬着,臣女才得以大放异彩!”语气不再如往常一般冷漠。</p>
太后微笑着点头。</p>
太后随后看向陈小倩:“我见过你姐姐,你们姐妹两个长得都很像你母亲,都是有福之人!”</p>
陈小倩道:“很多人都说过我长得像我母亲呢!”</p>
太后慈爱地点头,突然又看向挽心音:“话说整个京城,唯独挽丫头跟她母亲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两个人简直长得一模一样!”</p>
陈小倩好奇道:“真的吗?那挽姐姐的母亲一定是个大大大美人!”</p>
太后听闻陷入了回忆:“那可不就是,当年挽丫头母亲在京城都被称为天仙般的人物。</p>
就连被称为京城第一美人的白夫人,也就是白姑娘的母亲,在挽丫头母亲面前都逊色几分。</p>
皇帝当年都曾对挽丫头的母亲倾心过,不过那时挽丫头的母亲早已嫁给了她父亲。</p>
想来也是她父亲早有打算,一进京立马就不动声色的娶了她母亲,要不然她母亲可就被其他人给抢了去!”</p>
挽心音笑着道:“这么说,我母亲当年在那些公子哥眼中还是个香饽饽咯?”</p>
太后笑道:“那可不就是!就是你母亲嫁人后,也还有不少人惦记着呢!”</p>
下席的闺秀们见太后一直跟挽心音几人说说笑笑,完全没有招呼其她们的意思。索性她们便坐拢到一起,私下聊些体己话。</p>
李汝妍见太后看起来很是随和可亲,便往挽心音旁边挪去。</p>
柳佳等人也想跟太后说话,奈何太后跟挽心音三人聊得正欢,她插不进话。</p>
太后自然注意到了下面这些小动作,却并未表现不悦。</p>
活到那么大岁数,什么人没见过,这些人也只有讨要好处的时候才会这么巴巴的凑过来,平时宫里清净的时候,连半个人影都见不到。</p>
太后再看看挽心音,就数这丫头与自己最为亲近。宫里虽拘束,但每个月至少进宫来问安一次。想到这丫头也快要及笄了,忍不住皱眉。</p>
“挽丫头,皇后可是在另一边招待那些公子哥们?”</p>
挽心音笑道:“是的!本来该公子小姐们一同先过来看望太后娘娘。</p>
但是皇后娘娘说宫里几位公主年纪不小了,该跟公子们切磋学习诗词歌赋,现在大概在交流学习呢!”</p>
太后道:“皇后对这几个公主平日里管束严格,让她们日日呆在殿中,现在也该多出来走动走动了!”</p>
皇后膝下只六皇子公孙洋一子,并无女儿,只抱养了公孙冰。</p>
皇宫总共五个公主,分别是大公主公孙妤,二公主公孙沐,七公主公孙冰,八公主公孙沁,九公主淇。</p>
大公主公孙妤是先皇后之女,皇后因家族贪赃枉法而被牵连打入冷宫,此后不久,大公主在御花园的莲池边玩耍时不幸跌入,溺水而亡。</p>
二公主公孙沐几年前嫁于礼部尚书的儿子,也就是白益侧室刘华的哥哥。</p>
七公主公孙冰在刚出生时便被皇后抱了去养,如今已十四岁。</p>
八公主公孙沁的母亲是德妃慕容雪,亲哥哥公孙谦。所有公主中与挽心音感情最亲厚的便是八公主,比挽心音小一岁,芳龄十三。</p>
九公主公孙淇年方九岁,母亲是后宫恩宠最盛的玉嫔。</p>
太后突然道:“李公公!”</p>
“奴才在!太后娘娘有何吩咐?”李公公弯腰道。</p>
太后威严道:“你亲自去将皇后请来,公子们也都过来一起游园吧!”</p>
“是!”李公公应下后便退了出去。</p>
挽心音笑道:“太后娘娘!这下可就热闹了!”太后笑着点头。</p>
柳佳突然起身道:“太后娘娘,家母知道娘娘喜食枣糕,今日一早特地亲自做了几份枣糕,嘱咐臣女亲自带给您,叮托我替她问候问候您!”</p>
随后身边的侍女将手中的一叠用油纸包住的枣糕递向太后,太后让一旁的侍女接过:“嗯!劳你母亲记挂,我近日一切都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