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学狗叫的沙泥鳅5000字大章
随着俩人的争吵越来越大声,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些围观的人都是山脚下的各村村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不过,这些围观者们基本以十几岁的学生居多,他们有的在念初中,有的在念小学,都是放了学后,三五成群的扛着锄头背着背篓跑到‘天皇岭’来挖竹笋。
至于跑到这上面来挖竹笋的原因?也尽不相同。
有的是将挖到的竹笋拿到集市上去卖,以补贴家用。
有的是自己家里吃。
还有的是送亲戚什么的。
这些围观者们,除了挖竹笋的之外,还有其他的人,包括职业抓蛇人,还有职业采药人。
到了下午的这个时候,这些职业性的抓蛇人和采药人,手里多多少少都有收获。
有收获,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因此,就可以津津有味的围观杨风的堂哥有哑巴和沙泥鳅之间的争吵。
……
随着时间的延伸,双方仍然在僵持不下。
沙泥鳅咄咄逼人。
有哑巴(杨风的堂哥)今天似乎也豁出去了,丝毫不肯让步。
不过,双方的战斗力对比,旁观者是一目了然。
很显然,沙泥鳅呈碾压之势。
杨风的堂哥有哑巴虽然在苦苦支撑,但气势却是显得越来越弱。
气势这个东西,很重要。
不管是打架还是吵架,它都很重要。
打架通常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可勇者也需要气势的支撑。
吵架通常是‘双方对峙分贝高者胜’,生活在城市里的朋友可能对此不太了解,但在农村中生活过的朋友应该清楚,但两个泼妇在一起骂街时,分贝高的往往是获胜的一方。
输的一方泼妇,往往是从分贝降低开始的。
为什么?
因为分贝降低了,气势也跟着降低了。
所以,不管打架还是吵架,气势都是关系到最终胜败的关键。
就像这个‘沙泥鳅’,虽然年纪不大,但由于受到父母的真传,是深谙此理,他是越吵越凶,越吵声音也越大。
反观杨风的堂哥有哑巴,很明显就不一样了,越吵声音越低,声音越低,气势也跟着大幅度下降。
“死哑巴,傻哑巴。”沙泥鳅面目狰狞,不断大声的用恶语攻击有哑巴。
有哑巴则反反复复一句话;“是是是我先看看到的。”
“是老子先看见的,傻不拉基的死哑巴。”沙泥鳅咬牙骂道,似乎要把有哑巴给活吞了一样。
围观的村民越来越多。
一旁的杨风看不下去了。
常言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虽然杨风和有哑巴不是亲兄弟、只是堂兄弟关系,可毕竟是同一个曾祖父。
论血缘关系,还没有出五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