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师叔下山 > 029章国子监旁的新家

029章国子监旁的新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盛阳南北两条大街呈十字交错,正中是皇城,皇城东西两端是各省部衙署,和皇城一起将皇宫包裹拱卫。

皇城北面则是盛阳声名卓著的太仙湖,太仙湖与横贯盛阳城的紫金河相连,紫金河则又与大江相通。

太仙湖畔是皇家內苑和天下人皆知的上林苑,九曲阁。

大周国子监,位于北大街东端,与鸿胪寺、太常寺比邻。

杨临安在林府管家叶盛的带领下到国子监报到,闻冠雪暂时留在了林府。

大周离盛阳最远的州是北益州、夏州和雄州,象州次之。但若论最晚到的人非杨临安莫属。

听闻杨临安来报到,国子监右司业蒋兆光亲自为他办理入学登记造册,过程很顺利,不到半个时辰即办妥。

国子监目前共有学子一千一百余人,分设国子学与太学。严格来说,杨临安不是国子监伴读,是进入国子学,与王公将相及五品以上官宦子弟同学。

虽然朝野都心知肚明藩镇勋贵子弟入读国子监是怎么回事,但知道归知道,人家依旧藩镇勋贵弟子,不是落毛的凤凰。

况且藩镇勋贵子弟伴读国子监,名义上是读书,是朝廷一时的权衡之计,谁敢轻忽怠慢?万一激怒了他们的爹或是兄长,后果谁担得起?

蒋兆光懂得识人说话,濮阳侯、镇北将军、象州经略使府的二公子不是他一个四品下的国子监司业能得罪得起的?

“打今天起,杨公子就正式算是国子监的人了。祭酒吕洞萍吕大人今日外出不在,等回来了鄙人领杨公子去拜会他。”说完又朝一直陪侍一旁的叶盛说道:“叶先生请回,杨公子交给鄙人保证绝无问题。”

杨临安暗笑,都说国子监的读书人脊梁骨又硬又直,脾气德行像茅房里的石头,这蒋兆光挺会来事的啊。

宰相门房三品官,叶盛作为步兵左侍郎府邸大管家,虽说是在绯紫遍地、将相横行的盛阳,还是有些分量的。“蒋大人客气了,如果你这边没什么事,我还带杨公子去看看住所。”

蒋兆光奇道:“叶先生有所不知,国子监的普通学生士子需要自寻住处。但像杨公子这样的于社稷有功的王公勋贵子弟,朝廷有明旨,功臣之后不可怠慢,由中书省统一安排住所。”

还有这事?朝廷想的挺周到啊!所有质子一视同仁统一管理,会少了许多麻烦。杨临安看向叶盛,看他如何应对?

叶盛轻轻点头道:“此事叶某也有耳闻,不过我家大人和杨大将军是多年故交,未尽地主之谊,国子监的好意只好心领了。”

中书省安排的?那算不算是圣意?老林挺牛逼啊,这也敢怼回去!杨临安又看向蒋兆光,“蒋大人,您看……?”

蒋兆光略感失望,却不敢固执要杨临安入住国子监“宿舍”,只好道:“如此……也好,杨公子不妨先去看看,鄙人也要和吕大人通个气,大体上是没问题的。”

从国子监出来,坐进马车后,杨临安表示感谢道:“想不到叶叔这么吃得开,今天要不是你送我来,我多半入了中书省的瓮了。”

叶盛摇头笑道:“我哪里有这本事?还不是仗着林大人狐假虎威。再说,拒绝中书省好意的又不止杨公子你一人。”

大周武宗刘璧代楚立国不过二十余年,当今陛下于三年前御极,加上王朝边患不断,以致大周藩镇勋贵众多。且大多都是武宗朝的一代功勋,虽然表面上响应朝廷的伴读“恩典”,背地里少不了各种小动作。即便是中书省要求质子们入住指定住所,阳奉阴违甚至公然拒绝者肯定有,且不止个别。

否则以林実夫的品轶咖位不至于带头吃这个螃蟹,他也不会那么铁憨憨,哪怕他和杨逢春铁到共穿一条裤子。

毕竟做了二十几年的正二品官二代,有些官场上的小九九杨临安门儿清。一听叶盛这么说,也不矫情了,笑道:“还是手有权柄好办事啊。在象州的时候,每次出门惹事为了尽兴,生怕对方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到了京城才知道,还是它好使。也难怪林伯父要你亲自送我去国子监。”

叶盛笑容收敛,“盛阳是个看脸吃饭的地方,当然,这里最大的脸仍是刘家人。中书省现今是首辅大人张养鹤的地盘,但在质子一事上他是明确反对的,所以就算有人蹦跶,只要不过分,中书省也会睁只眼闭只眼。人都到了眼皮子底下,住哪儿不住哪儿算多大点事!”

杨临安受教了,他发现自己以前高估了入京为质的严重性,或许本来就没多大个事,虽然有些恶心人,朝廷只要各地诸侯一个态度而已。所以即便心里不舒服,也没听说谁抗旨。

可是……这么个道理,自己后知后觉情有可原,作为老银币的亲爹不可能看不出来吧?他为什么不说?杨临安心里有芥蒂,不过马上又安慰自己:难道正是因为爹看出了盛阳的用意,所以才毫不犹豫答应送我进京?一定是这样!

马车走了半盏茶工夫就停下,停在是一条小巷子口。

叶盛当先下车,“到了,这里是桃花巷,和国子监只隔着两条小街,走路也不过转眼工夫。杨公子随我去看看宅子合不合心意?”

当管家的说话都这么漂亮吗?桃花巷?这寓意好,日日桃花开。杨临安先是四处看了看,位置极佳。“谢谢叶叔,这宅子花了不少心思吧?早就备下了?”

叶盛也不隐瞒,点头道:“盛阳居不易,不早做准备怎么行?一个多月前就收拾干净了。”

讲究!杨临安暗自佩服,不仅做事讲究,心思也讲究。一个月多前陶貂寺刚到象州颁旨,这边就开始准备了。

宅子在桃花巷里不远,第二个门就是,不算阔绰,但相当精致。一座小院子,水井旁一方不是太小的池子,四个房间,门房、厨房、书房、耳房应有尽有。关键是还配了两个下人,门房兼车夫老陌,厨娘兼丫鬟聂嫂。

杨临安很满意,心里暗赞:真特么专业啊,叶大管家当个管家屈才了,大内总管貂寺也就这水平吧?车夫有了自然少不了座驾,老陌一看就是活好话少的精明老实人。聂嫂……嫂子好,包的饺子一定好吃,还不噎人。就是嗯……样子稍微磕碜了点,这也是为了我好?宅子、下人、马车,一个月开销不少啊,老林还挺舍得下本钱。这地段算不算寸土寸金?要是在长安街边上有这么个四合院,那还不发了?

“杨公子可还满意?”

杨临安朝叶盛鞠了一躬,“不能再满意了。”

叶盛不敢受他大礼,走开两步伸手虚扶他道:“公子太客气了,林大人的交代我可不敢怠慢。这里一应俱全,都是我一手采办,回头看还缺什么直管说。”

杨临安心满意足的打量宅子,马上入秋了,缺个暖被窝的。“不缺,不能再好了。我今晚是不是就可以住进来?”

“当然,随时可以。”

“那这里就是我以后在盛阳的新家了,不错!朝是安乐公,夕作盛阳人。”杨临安好像忘了和孙重癸吹过的牛逼,寒窗苦读志在馆阁,死当谥文正,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