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人形发动机 > 162,战前

162,战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们之间有不少人都是第一次真正见面,客套话我也不多说了,总而言之,作战指挥方面,我不会做任何干涉,你们决定就行。”

李明很清楚自己并没有什么指挥作战的经验,这种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由这帮专门研究作战的人来才是最好的。

要不然自己瞎指挥的话,反而会影响大局。

众位将军互相看了看,齐齐点头道:

“是。”

随后,会议开始了。

首先做汇报的,是后勤部的李山海将军。

李将军仔细地报告了目前的三个前沿基地的情况,涉及到了人员、物资、设备、建设进度等方方面面,十分详细。

听完汇报之后,李明眉头微皱。别的方面都还好,只有一件事的进度明显有些慢了。

“羲和还没有装配到位?”

李将军点头道:

“是的,羲和目前的装配完成度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预计还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装配完成。”

“怎么会这么久?”

面对李明的询问,李将军有些无奈的说道;

“指挥官阁下,这已经是目前能做到的最快速度了,羲和从月球上拆卸倒是没有花多少时间,但是因为提及方面的问题,转运起来太麻烦了,再加上现在我们的运输力量十分有限,实在无法加快速度了。”

听到这,李明也是沉默了。

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距离蓝星足足有万亿公里,接近半个光年的距离。

如果是按照之前蓝星的发展速度,恐怕过个上百年都不一定能抵达这里,更别提像现在这样建立大型的前沿基地了。

现在这样的成果还得归功于当初黎明送回来的那份聚变能量驱动的曲率引擎技术,通过对那份技术资料的研究,人类才算是仿制出了第一台曲率引擎。

但是这台曲率引擎并没有被投入实际使用就被封存了。

因为这东西的能量消耗实在是太大了一些,以蓝星目前的氦-3开采量,一年开采出来的氦-3都不够它用多长时间的。

直到李明的回归,带来了重元素核聚变技术,才终于把这个曲率引擎应用了起来,并且又继续开始了生产建造。

最终的成果就是李明过来的时候搭乘的那种圆球:太岁。

作为一种仓促之下设计出来的曲率运输飞船,太岁在加满燃料后一次性最多只能在曲率状态飞行一光年左右的距离。

而且太岁的航行精确度十分低,往往会和目的地之间出现数百乃至数千公里的偏差,再加上架构材料方面的欠缺,使得它每次使用过后都要进行大范围的检修和材料替换工作。

牺牲了如此之多的性能,换来的唯一长处就是超强的运输能力。

一个太岁就能将数以万计的星际军团士兵和他们的武器装备在十几天的时间内从木星运送到将近半光年之外的奥尔特星云内层边缘。

唯有如此强大的运力,才有可能将联邦的星际军团在一年的时间内全部送到前线来。

不然的话,联邦星际军团和克兹舰队打的就不是埋伏战、阻击战,而是遭遇战了。

扫了一眼窗外那三个正在进行着维修检查的巨大太岁,李明开口道:

“能不能把羲和的运送等级提高一些,毕竟那是非常关键的东西,越早完成安装调试越保险。”

李将军脸色有些发苦。

“指挥官阁下,目前的运输安排表已经是经过了讨论之后的最优解了,如果贸然改动的话影响会非常大。”

“我也很清楚羲和的重要性,但是其它一些问题也是十分严峻的。首先就是补给问题,我们距离蓝星、距离我们的前沿基地实在太遥远了,物资补给十分困难,再加上我们现在的人越来越多,后勤压力也越来越大了。”

“现在的三个前沿基地都是在小行星的基础上建立的,这下面都是些岩石、甲烷、氮气之类的,缺乏光照、热量和土壤的情况下,就算我们有着大批的有机质生成设备,想要构建起火星或是月球上那样的小型生态圈也是非常困难的,至少短期内是做不到的。”

“所以短期内,我们这么多人的补给都只能靠后方供应,后勤运输安排方面实在是腾不出位置了。”

听着李将军的解释,李明歉意的说道:

“对不起,实我想当然了,那还是按照你们的计划执行吧,我来的时候得到的消息,第四艘太岁很快就能组装完毕,相比到时候压力就能减轻一些。”

李将军点了点头,随后想到了什么似的开口道:

“其实,指挥官阁下,如果你能把你那艘飞船开过来的话,也能缓解不少的运输压力。”

李明知道李将军说的是哪艘飞船,但他还是摇了摇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