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只为成就那些梦想 > 第二十八章 20日比赛

第二十八章 20日比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华夏的朱昆,这也是华夏中生代的杰出代表之一。其实力和天赋也不遑多让。

争金牌,争奖牌,似乎又是华夏、美国、牙买加的三国之争。

全世界观众的目光都会聚焦于此,这也必然是一场十分精彩的比赛。

杨祖耀是否能厚积薄发、一战封神,彻底奠定华夏田径强国的崛起之路?

博尔特是否能一血“百米之耻”,成就他个人以及牙买加男子短跑选手在奥运会赛场上的王者梦想?

美国人是否能绝地翻盘,维护他们田径强国的荣耀?

问题不多,但悬念不少。

所有的悬念都将会在今晚的男子200米决赛上揭晓——

……

燕京鸟巢国家体育场,室内检录区。

就在看台上林幕等人讨论的时候,检录区热身跑道上运动员们已经结束了热身动作。

“余指导,袁教练,陈教练……”

活动着手腕,杨祖耀缓步走到了余伟立三人身边,打了个招呼。

离比赛开始已经不到半小时,他和朱昆需要进入准备区等待比赛开始了。

余伟立看了看杨祖耀和朱昆,又和身边两位教练对视一眼,接着笑着摆了摆手。

他来可不是比赛前给运动员讲话的,杨祖耀他们也不需要有人在赛前给他们讲什么。

“那,我们就进去了!”

杨祖耀笑着点点头,挥手和几位教练告了别,同时而行的朱昆,也是点点头,接着向准备区内走去。

“余指导,你来都来了,就不说两句?”

袁国华看着目不转睛盯着杨祖耀两人背影的余指导,笑着问道。

他带工作人员和理疗师来是给运动员赛前热身做辅助的,包括陈国斌也是。

但余伟立是临时起意要亲临检录区看看运动员的,这一待就待到最后,余伟立的心情看起来有些起伏啊。

“余指导,陈教练,咱们回吧?”

没等来回话,袁国华也不介意,开口道。

“嗯,回吧!”

余伟立终于开口,手一挥,接着转身而去。

“老袁,小陈,以后要看你们的了!”

脚步似乎轻快了几分,走在路上的余伟立声音淡然的很,仿佛某些心事彻底放下了。

“余指导,可不到我们!”

袁国华先是笑着摇摇头,接着道:“我和陈教练都是在冯总、您和林指导的带领下干呢。出了成绩算我们一份,可全看我们?我们可没那么大能量!”

陈国斌也连忙附和道,“是啊,几位指导在,安排工作我们执行。全看我们可撑不起!”

“都别谦虚,我和冯指导起的作用不多,要说重要的话,林幕那小子倒是。不过,你们几个也都是配合的很好,这些年大家都很努力。能有现在这份成绩,来的不容易,总算能对得起各方面的期待。以后啊,还是要继续加把劲,发展的更好才是!”

余伟立摇摇头,除了林幕的思想和努力,这么多现在还能在国家队处在核心的教练,都是积极努力的。

每一次的变革,包括技术和思想变革,必然是伴随着人员的新老交替。这不以年龄为基准,一切看的都只是意识和水平,是不是能适应整个发展变革的需要,跟不跟的上发展的步伐而定。

像袁国华和刘仁、孟少强这几位依然能在,还有如陈国斌、刘通等人的补进,甚至还包括沈保和杨祖耀的进一步转变。

荣誉、成绩有了些底蕴,还有一批勇于开拓进取的教练,这着实让余伟立十分欣慰。

“老了,今年底就彻底退了,还真有些舍不得!”

余伟立有些唏嘘,感叹道:“16岁开始练跑步,18岁进的川省队,31岁退役做教练,这一晃就40多年了。”

“也算没什么遗憾了吧?”

袁国华听着话,也是有些唏嘘般的回忆。

说起来他比余伟立稍不幸些,他刚刚接触短跑正式练时,国家正处于意识形态转变的动荡时期,等社会稳定他正式出成绩的时候已经22岁了。

虽然说是华夏电记时代的第一个国家记录创造者,看起来运动经历也有高光之处,但其实挺遗憾。他错过了最容易涨成绩的黄金时期。当然,那个时代的技术和训练理念也很落后。大家都遗憾。

不过,因为比余伟立小10岁,他也比余伟立幸运。在教练职业中,他的意识转变跟上了发展脚步,在国家田径短跑项目的发展变革中站住了脚跟。而且,未来他还有10年时间,能继续努力和见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