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游历
“是,师父,徒弟记下了。”
至此,周游藏身于金楼后厨,随丁连山学习暗杀之术,直到他学成离去,没有被任何一个其他人发现。
临分别之前,周游劝告丁连山:“师父,日寇来势汹汹,国党一味祈求和平退让,只会助长日寇嚣张气焰。这样下去,佛山沦陷,也是早晚之事,您老人家还是要早做打算,或可提前前往香江。”
丁连山看看周游,欣慰一笑:“相比于师父我,你还是顾好自个。放心吧,这些年来,师父已经习惯了东躲西藏的日子,就听你的,如果事不对,我就前往香江,如果倒时我还没死,你也没死,可往香江寻我。”
听到丁连山答应下来他的意见,周游这才算放下心来。
至于丁连山说的死不死的事情,他倒是不太担心,丁连山会比别人想象中活的时间长,这是不容置疑的事情。
更大的可能是他自己活不了那么长时间。
战争不是儿戏,谁也不敢保证能在这场战争中全身而退。
十月,周游北上沪市。
到了这个时间段,淞沪会战已经来到了尾声,在谢晋元的领导下,“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
周游无力挽救这些人的性命,即使这场战斗,在国党领袖看来,更像是一场秀,用来博取国际的关注和同情。
但是对于“八百壮士”来说,他们都是真心实意的,并且为此付出了生命的抵抗日寇侵略。
在这场战斗中,日军不仅见识到了中国军人的顽强抵抗,也被一个神出鬼没的幽灵收割着士兵的生命。
以周游一人之力,终究是难以阻挡大厦将倾。
一桥之隔,却是两个天地。
淞沪会战结束,周游毅然离开了沪上,转战南京。
周游知道即将有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会发生,但是人微言轻,他可以借着宫宝森的能量,聚集起一些武林人士参与抗日,却在大势上,没有任何办法阻挡历史的进程。
随后的时间中,周游来往全国各地,不知受了多少伤,也不知亲手手刃了多少敌人。
这一度让他忘却了时间,全身心的扑在了抗日救国之中。
在这期间,周游也没有忘记马三投日的事情,到了一九三九的年底,周游抽出身来,坐上了前往东北的火车。
宫宝森对他有传道授业之恩,周游不能眼睁睁看着宫宝森死在马三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