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死别
孟修士说的一时半刻,只是相较百年千年万年之漫长而言——叶泫芝只觉没过多久,却瞧见宫婢们四处忙碌,为新年而换的红灯处处,彩绸随雪飘时,骤然心惊。
珚珩元年,快要到了。
安国国君十一子昙珚与拜相的邱意远第八女邱珩定了姻亲,明年便行大礼。虽是侧室,却也无人敢轻视邱家的女儿。安国君大喜,遂改年号珚珩。叶泫芝进入归云花栈的画屏中,惶然亲见顾照卿死于珚珩元年的初雪。在曦生大殿魂魄未返前世时,原先的苍后在史书记载为旧疾复发又添新疾匆匆而崩,可一笔带过,缘何旧伤复发新病谓何都不曾细述。
神尊却记得。人人都以为苍后薨逝在前,边乱在后,其实不然。只是两道消息同时传到安国,甚至最初的躁动并非起于安苍二国。时逢安苍二国之间的邻国月出内乱,叛军与月出国亲军隔楚江对峙,月出国分裂为南月出与北月出,南北双方各向安苍二国求助,出于战略考虑,二国国君皆应允——两军虽不在各自本土交战,安君令顾燕卿为主将,苍皇亦派出伏龙将军赴楚江。
听闻兄长至楚江,虽两军不同阵,顾照卿仍央了夫君想去瞧一瞧哥哥。伏龙将军三拒帝命,上书曰:后乃安国贵女,顾将乃其兄长,惟恐其通敌,不利我军,云云。
薄奚鸿雪怜惜爱妻思亲之情,不改圣命。
前夜正逢三月三,上巳日。不知怎的,今年西华城尤其寒冷。浮生命人在宫中张灯结彩,搭了台子,请了一班人来,中有一戏,盛行于民间,名曰《酒下牡丹》,其作者不可考,传言说是这作者做了一场梦,醒来将其记录,情节离奇。大略讲的是一个平民女子遇鬼族中人,克服重重艰难,最后圆满结局的故事。场中有乐女奏琵琶,一笑极爱。一笑偏头向夫君,笑言,“若有来世,我也想做个男子,奏这琵琶。”
浮生也笑,“那我一定要听一听。”
匿于红灯彩缎之外阴影中的叶泫芝与孟无湘相视一眼,心中一震,想的都是昔日曦生抚琴之貌,那男鬼四处寻妻——
命运如此玩笑,此二人今日所言,俱已成真。
次日,鸡鸣便出。
此去楚江顾九不曾带子女,除了贴身随从,只带一猫一剑,拨一小队人马随三军赴楚江。临行时薄奚鸿雪领着嫡亲的子女们,六个孩子大的小的按个头儿整整齐齐站了一排,泣涕涟涟地与母亲挥手作别。
薄奚鸿雪紧牵爱妻素手,因早知宿命,此次难知归,顾照卿依依不舍,当着众人回以一个缠绵缱绻的深拥。浮生只当她不舍离家,轻抚她发顶,“阿照,你快些回来,夏日的半边莲盛极,我们带着孩儿们一起看一看。”
她应下,便踏入车中。叶泫芝眯眯眼,算作招呼,近来他愈发像只狸奴儿。
顾照卿这头随主力军一路进发,不必赘述。
帝后情深,早已为众臣耳闻,如今见陛下凝望三军至远不可见,才暗暗叫苦。有几个老臣几乎站不稳,薄奚鸿雪见了,沉吟片刻,“诸老该多注重身体,勤加锻炼才是。”随后才遣散众人,摆驾回宫。
苍皇陛下一颗心半悬,瞧着战报频频,胜败参半。薄奚鸿雪能得后世英宗之庙号,足见其并非沉沦儿女情长罔顾大局的昏君,可扪心自问,他有愧。批复沙场搏命的将士千里加急递送来的战报奏折,总会分心惦记起案头另一端的家书。即便并无要事,见了字也觉欣慰。那上乘的薛涛笺被他摹挲得起了毛,小别这一阵,浮生重尝了情人离别之苦,辗转反侧,像初初相遇那般满怀相思。
顾一笑的信半月来一次,却是每日提笔一封,为节省物资半月才使人送来。每封信先唤陛下,开头都写:“阿照今日甚思阿雪与孩儿,不知阿雪可忙中偷闲想起我?”后头便是讲一些日常事,嘱咐留在西华城宫中的夫君孩儿天热防暑,三餐多食,对浮生与六个孩子依次惦记一番,落款皆为“君妻笑笑”。
薄奚浮生也每日一封信,等到半月而来的信使一齐带走,每封信先唤顾小姐,也是开头不变:“阿雪今日偷得半日闲,芳花渐盛,欲早邀吾爱同赏。”后头写一些当日孩子们的小事,诸如孩儿思母,勤奋读书云云,再在里面夹上几瓣开得正好的时令花,落款“卿爱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