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靖远默然静立,自知失态,哑然失笑。
马弁年岁大者道:远观此女子确实非凡,大有来头。
另一年轻马弁道:据说红枪会总头领家一千金,与蓉姑娘相仿,倒有几分超人武艺,但不知是否属实。
靖远暗思:如此倒存几分缘!乍看略胜一品红,虽少几分妩媚,却也标致大方,温柔可亲,甚是惹人喜爱。
靖远心中自是窃喜,日后若有缘必再会。
正思间,不觉客船驶出善水码头。
但见河岸两侧潜流透出,泉眼密布,水珠串串交替起伏,沸腾翻滚着争夺上升,珠水汇集成谭,淌漾畅流东去。此乃善水镇粉红江之滨,依悬崖峭壁,山腰有座精巧玲珑古刹,如悬半空,寺院楼台映入清流,其倒影灿烂发光,甚美观。山间松柏丛生,苍劲叶茂,迎风起伏,波涛万状、雅士观之,名曰“善林松涛“。松涛映水壮丽,水伴山势,极为雅致,山影水色迷人。
元代某名人即兴赋诗:
崖上留题破紫烟,
岩前沧茗挹清泉,
烂游三日酒如川。
有水有山高士宅,
无风无雨小春天,
人间真是地行仙。
观松涛山口之下,又见金线河上,有三叠石桥,游客卧于桥端,纳凉避暑,牧童笛音,少女洗纱,景色美不可言。此也有诗为证:
松柏生涛风中舞,泉冒争流击岸涌。
春草尖尖秀新意,半山小寺晚霞映。
离开善水,至一河谷处,一座青石漫水桥,宽三米,系石条铺就,并双燕尾铁练锁,桥身映入河中,恰似长虹落水。桥头老柳一株,干高冠大,叶枝盈满,浓荫盖地。肩客挑夫,歇脚纳凉,仰观巢鹊,飞鸟翱翔,与彩云并舞,春夏季更有菜花引蜂蝶翩跹,景色悦目。
桥西岸畔,石碑数幢,清末某重臣一游,观其佳景,挥笔题“漫水长虹“草书,刻于石上,立桥边,真乃是:有景有文方致远,物我两忘才传神。
中午时分,前方驶入珠泉河,河西有一“珠泉“,潺潺昼夜不息,系洹水一源。
相传宋代大将军韩琦过此,天气炎热,兵马干渴苦无饮水,一怒之下剑插于地,拔剑泉涌,将军曰:“水来矣“!后人名:“拔剑泉“。一时间,战马奔哮,马蹄蹈地,踏出水来,此名之曰:“马蹄泉“。此外“心字泉““少白泉““卧龙泉“各有其妙。
此地人杰地灵,更有明代某王即兴赋诗:
宋室名臣几将坛,军中藉藉独称韩。
文章焰夺南星灿,将业功高北斗寒。
内功皇图盘石固,外匡震宇秦山安。
望海浪说能消渴,得以灵泉剑下欢。
“珠泉“莹晶耐观,泉池中修建亭台楼宇,前植古柏两株,相距咫尺,树干六尺高处交接并长成门状,生机昂然,雅士游此命之曰:“柏门珠沼“。有诗云:
瑶池清泉吐珍珠,串串飞起汇洹流。
一泻千里飘银带,百鸟歌咏古树头。
松柏相握开颜笑,青山依旧浮云悠。
此游堪称八景地,夕阳光华任风流。
午后稍晚,晚霞初照,客船才入平阳城。
入城须过古桥,桥称“鲸背桥“。
此桥建于元朝,桥身北高南低,恰似头北尾南巨鲸卧洹水上,桥长40米,桥基重石铺底,凹形路面,桥身七孔,以石拱圈,上下一体,宏伟壮观。桥栏石柱,雕凿雄狮,刻功精良,气度磅礴,扶狮漫游,见船往来,扁舟捕捞,俯视细鱼追逐,群鸭戏水。夏遇水涌洪涛,一泻千里,击桥礅激浪花数尺,恰似雷霆暴怒。
此存诗为证:。
洹水美景名不虚,鲸鱼飞跃化彩虹。
四时沧桑何所惜,升平光华看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