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1
平阳豫西,千年古镇,西扼出晋古栈,北衔漳水,南望淇河,东临洹水之滨,又东百余里汇卫河,北迂津自海河入海。洹卫两岸,风帆似林,舟楫如梭,船运繁盛,北上煤炭木材山货瓷粮,南运煤油海盐洋货,鼎盛年吞吐百万吨。再西行约上百里,巍巍太行,屹立天际,横亘八百余里,若彩虹熠熠生银辉,一泻千里。
昔云太行,山深林暗,旧仇宜潜,髓骨铭心,且惯伏于亲历者之心,故虽逾百余年,人每忆刀客行,未尝不余悸心颤,草木山川人畜鸟兽,悉念之甚切……
所谓刀客,善捉刀之人也。
自幼习拳,彪悍勇武,精通技击,操生杀业且均系外人所托,亡间道,多诡秘,故得手心必抑积丑恶,向善须设一密室于内心,潜藏情仇苦罹,上求自赎,下求一时忘神于外。遂视其项背,诸多责难,皆无可揭此阴暗,惟久封于江湖。
民间传言刀客俗称蹚匠,无不若此苟全性命于乱世。而今,人或称之为“匪酋”,亦民亦匪亦耕亦匠,且深谙世俗之道。
乡野市井,偶遇一鳏寡妇幼或为其父母兄妹,逢其所获益皆与家人享,比之坊间巧匠别无二致,且常为其邻人所崇,惟盼其御外掠而得以庇护也。
近视之,貌似百姓,难辨真伪。刀客弄刀,代代相传,所事亦曰打业,惯于昼耕夜出,朝南夕北,来去如影,飘弋随风。其与惯匪稍别,尊崇礼信,疏财仗义,形如行侠客。
匪帮拦劫越货,盗抢杀人,多行不逆不义,为世人所弃,盗贼是也。远观之,两者皆匪人束象,出则剑影刀光,入则山林虎啸,无定无踪,又或村野埋名隐姓,深居独行,难辨雄雌,惟动若风无踪影耳!其逝亦若草芥,杳无音信,每闻则隔世久已。
纷扰世事,人影行侠则为刀客之终极诠释。
此偶闻而述之。
2
巍巍太行逶迤千里,南麓一隅名曰林虑。
林虑山左为阴,山林某一深处多隐大小山洞数万余,大洞形如仓如屋如楼,小洞状如鞋如帽如水柱如雪花,内常多潮湿,历经上千年有溶岩状貌,滴水穿数岩而过,偶有小泉汩汩渗入岩层中,清澈如宝珠。洞内大洞套小洞,小洞套大洞,洞洞互套,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出入自如,曲径通幽,据传洞绵延数百里,至某山某山多处,出则多溪流幽洞隐秘阴冷,山林多鸟兽出没,尤以乌鸦栖息频繁,近处山风纯厚多信奉菩萨,慈悲为本,且多来此膜拜护佑平安,旧称菩萨鸦。
林虑山悬崖峭壁,谷深林密,岩石如银,惟独此一处山石多暗红色,故又称赤坂岩。
菩萨鸦东十余里处有座佛塔,高一丈有八,故名丈八佛塔。塔下有空破庙一座,尚无人居住。
又东四十外地表常有潜水冒出,水泡遍地涌出,多如珍珠形状,人称珠泉水,泉水永不结冰且常年涌出汇成一条潜水河,延绵数百里。
河畔有一古镇名林泉集。林泉集大户当首推上游一大寨,寨主姓孙,人称孙家寨、铁头寨。
3
寨子三面环水,沟深山陡,依势而建,底座宽一丈六,顶宽一丈二,高一丈八,三通寨门环环相扣,寨内设三个炮台,每隔八尺有一个枪眼儿。寨墙为石墙,三米厚,异常坚固。故此,孙家寨多次抵御了流窜的匪帮。
此儿谣为证:
魔头寨,白奶奶
刀客来了门开开
孙家寨,铁打寨
刀客来撞死得快
某年年末,打西北来了一股饿极了的“狼匪”余部流窜至此,一大早林泉集大小寨子的人开始闻风而逃,贫民纷纷叫喊着四处躲藏。寨子附近的大小路上,喊声不绝,“打西边来了一股狼匪子!”
唯有此孙家寨纹丝不动。
黄昏时分,其中一路狼匪围住攻打孙家寨。
一小喽啰头儿手持自制传话筒甩开腮帮对着寨门直喊。
“围子里边有活口吗?”
“鳖孙儿,不要烧包!”
“围子里听清楚了,俺走了一线丈子,过贵地。大架杆让俺喊金子,借点儿高鞭子,捎带填瓤子,让儿郎们解饥渴!”
“有种的就来报个名!让汉儿们明白”
狼匪酋首一看孙家寨不卖好嘴口硬,就一鞭子抽上去大喊起来。
“你大爷俺坐不更名行不改姓,俺是你爷爷西山王!
限你一袋烟,送出十八个油青脸,倒跟脚双眼皮大闺女下来!”
“呸!还想要大闺女,回你个家。姐姐妹妹等着跟你睡”
“围子里听清楚,货不来就灌围子,接观音抱童子撬死祖,烧房,男女全敲老小全宰,女的拉来轮困觉……”
……
天一大亮,寨门未破,激战一夜无果的狼匪跑了个精光。
4
林虑山至西,属太行中山。
数条潜水河清凉溪自晋西漳坪入菩萨鸦,沿南坪峡向北贯穿全境,两岸山高沟深,林木森森,古栎树参天,此树本土称橡树,是秋蚕的重要食源。据地方志载京津一带河漕丝最盛名,当属此地一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