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明仁宗溺爱 郭贵妃陪殉
再接下来,唐僧师徒应该是到摩耳岩了,山势险峻,乌巢禅师也曾经说过,要“侧着脚踪步”。这个“侧着脚踪步”固然是地势陡峭需要多加小心,难道这里面没有其他的内容么?因为有白骨精在此处成妖作怪,老吴或许是在提醒人们,此地有可怜人(或者是可恶之辈)葬身此地,唐僧师徒也得要多加注意才是。</p>
那长老马上心惊,孙大圣开路。三藏道,悟空,我饥了,你去化些斋吃?行者陪笑道,师父好不聪明。这等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有钱也没买处,教往那里寻斋?</p>
哪知道这句话,引来大麻烦了,有够猴儿喝一壶的了。虽然不久前吃了人参果,按说应该感激孙悟空,可是没有吧。一点也没有消除四人的矛盾,就连猴儿和镇元子结拜,都更让另三人嫉妒。为嘛?那几个也都不傻,都看出来了,自己其实是沾了猴子的光儿了,这大仙对自己三个没太当回事儿。</p>
孙悟空对此不但没有察觉,相反还得意洋洋,自己以为给别人谋了好事,别人还得感恩戴德呢?大圣要是真早明白了,估计那多余的人参果就宁可给玉龙吃了。</p>
八戒和沙僧也和唐僧一样现在都是个白眼儿狼,除非孙悟空顿顿儿给大家人参果一类的吃,才和睦相处一阵子的。但是,那人参果不是馍啊?知道以后没有草还丹吃了,立马翻脸不认猴儿。</p>
(但是老吴的意思是不是就这么简单呢,肯定不是。西游记里面隐藏了太多的秘密,需要大家来剖析。比如唐僧肉,到底是神马?</p>
西元1399年,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抢夺”了建文帝的江山。可以说,明太宗一口吃了“唐僧”。那么所谓的“唐僧肉”,就是明朝的国土疆域罢了。一般来说,从朱瞻基的宣德三年(即1428年)开始,明朝的“唐僧肉”便整体上开始减少,交阯、应昌、奴儿干都司逐渐离去。)</p>
三藏心中不快,口里骂道,你这猴子!在两界山亏我救你性命,现在怎么不肯努力,常怀懒惰之心!</p>
这家伙,连一年多前的老账都翻出来了,看来人参果是消化完了,也就当做没吃一个样啊。前几日悟空用柳树什么的替你挨打那时候,怎么不见和尚提灵山呢?</p>
行者道,“弟子亦颇殷勤,何尝懒惰?”猴儿当然就蒙了,平时一直很照顾师傅啊,刚开了句玩笑,老和尚怎么就这样啊?大圣此时仍然是一点儿也没觉悟的。</p>
三藏道,“你既殷勤,何不化斋我吃?我肚饥怎行?况此地山岚瘴气,怎么得上雷音?”好家伙,连上灵山都扯出来了。你不是能吗?有本事再鼓捣几个人参果来呀。也难为神僧了,体胖肉也厚啊。</p>
行者道,“师父休怪,少要言语。我知你尊性高傲,十分违慢了你,便要念那话儿咒。你下马稳坐,等我化斋去。”悟空很快有点儿返过味了,这是指桑骂槐,别有所指。</p>
行者见正南上有一座高山,熟透了的山桃,我去摘几个来你充饥。</p>
三藏喜道,“出家人若有桃子吃,就为上分了,快去!”这话说的,确认草还丹是好玩意儿,大嘴吃人参果的时候,你肯定没这么说,看来现在是真饿了。</p>
孙大圣去时,惊动个妖怪。他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为何这个妖怪说长生要来了呢?在黄风岭的时候,黄毛鼠本事那么大,也没见他提起过啊。说明吃了唐僧肉能够长生的传言,的确是在五庄观以后才有了,肯定是福禄寿星给上天入地,肆意广泛传播出去的。</p>
于是妖精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现身一戏唐三藏。</p>
三藏此时就有意思了,按说凡人饿了的话,那都是头昏眼花,看不清东西的。人家圣僧却是眼这时候尖了,距离还不近的,立马就看见了。</p>
那八戒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搭茬,分明是个妖怪,他却不能认得。</p>
那女子说是要还誓愿要斋僧。八戒闻言,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报与三藏道,“师父!吉人自有天报!师父饿了,教师兄去化斋,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儿耍子去了。你看那不是个斋僧的来了?”</p>
注意看,这里比较关键的。唐僧不信道,“你这个夯货胡缠!我们走了这向,好人也不曾遇着一个,斋僧的从何而来!”看来此时的唐僧还不傻,知道荒山野岭的不会有好事儿。</p>
八戒道,“师父,这不到了?”姑娘来了啊。</p>
三藏一见,连忙跳起身来,合掌当胸道,“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住?是甚人家?有甚愿心,来此斋僧?”分明是个妖精,那长老也不认得。而且立时就动心思了,话也絮叨墨迹了,都不带像刚才那样用脑子考虑问题的。也不饿了,立马活蹦乱跳精神焕发,好在还是没有说出来“芳龄几何啊”。</p>
那妖精赚哄道,“师父,此山叫做蛇回兽怕的白虎岭,正西下面是我家。我父母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生了奴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嘴儿真甜啊,奴奴,听得唐僧浑身都痒痒呀。</p>
唐僧现在早把黎山老母和观音的提醒警告差点给扔到灵山了,好在修为深厚,不让来真格的,还不许嘴上言语过过瘾啊。</p>
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既有父母在堂,又与你招了女婿,有愿心,教你男子还,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又没个侍儿随从,这个是不遵妇道了。”噗,管你屁事!真能扯啊。你这么勾人,不怕有人劫了么。唐僧你从哪里看出来一个山里小媳妇就是有钱人啊?还侍儿呢,不守妇道,这个真有点离谱了啊。其实呢,圣僧为何如此说,恐怕是从妖怪的话里知道了,原来这个奴奴已经许配人家了,失望之余,言语不由得尖刻起来。</p>
那女子笑吟吟,忙陪俏语道,“师父,我丈夫在山北凹里,带几个客子锄田。这是奴奴煮的午饭,送与那些人吃的。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忽遇三位远来,却思父母好善,故将此饭斋僧,如不弃嫌,愿表芹献。”这个妖怪一心想咬唐僧两嘴的,生怕和尚起了疑心,就自作聪明,顺着和尚的话来圆谎。</p>
三藏道,“善哉,善哉!我有徒弟摘果子去了,就来,我不敢吃。假如我和尚吃了你饭,你丈夫晓得,骂你,却不罪坐贫僧也?”这跟花花公子挑逗不良妇女有点类似啊。你要是不告诉你丈夫,咱俩就坐下来看着慢慢品。</p>
有个细节就是唐僧对于妖精的称呼,开始是“女菩萨”,后来就成了“你”了。</p>
那女子见唐僧不肯吃,却又满面春生道,“师父啊,我父母斋僧,还是小可。我丈夫更是个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桥补路,爱老怜贫。但听见说这饭送与师父吃了,他与我夫妻情上,比寻常更是不同。”妖怪就是妖怪,哪里知道圣僧的心思?你越说和丈夫感情好,那么和尚听了便越发的难受。</p>
三藏也只是不吃,哦,你还真想告诉你丈夫啊,他过来揍我一顿怎么办?</p>
只见那行者摘了几个桃子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当头就打。</p>
唬得个长老用手扯住道,“悟空!你走将来打谁?”唐僧反应够快的啊,说明一直就琢磨着哩,恐怕猴儿回来就得闹事。果不出所料,于是和尚及时的就将大圣给拦住了。</p>
行者道,“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做个好人。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p>
三藏道,“你这猴头,当时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乱道!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这饭要斋我等,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你还知道猴儿有眼力呀,现在自己的眼睛神马也看不清了。</p>
行者笑道,“师父,你那里认得!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师父,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这猴子果然虽不爱色,但至少擦皮球的事情还是乐于做的。猴儿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那不就是说的明太祖朱元璋么。看来老朱肯定有这方面的不少故事,他的后宫肯定竞争激烈的很。洪武皇帝大概有20来个老婆,一共生了26个儿子、16个闺女。尤其是“还要晒干了防天阴”,这是什么意思?老吴说在抨击朱元璋开启了后宫殉葬制度在明朝的先例。猴儿嘴里说的“套子”,那就是郭贵妃吸引朱高炽的手段了。看来朱高炽的死因,郭贵妃是有一定的责任在内。</p>
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啊。那唐僧那里肯信,只说是个好人。行者道,“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取甚经去!”又说大实话了,纯粹这是要找倒霉啊。</p>
那长老原是个软善的人,那里吃得他这句言语,羞得个光头彻耳通红。</p>
(朱高炽在给朱棣守孝期间,和郭贵妃照样“成事”,却被某个大臣给上奏劝止,恐怕当时明仁宗的表情和此时的唐僧差不多罢。)</p>
三藏正在此羞惭,行者又发起性来,望妖精劈脸一棍子。结果那怪物使个解尸法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p>
唬得个长老战战兢兢,口中作念道,“这猴着然无礼!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唐僧现在是叫个恼羞成怒,现在就还缺个放炮点捻儿的。</p>
行者让师傅近前看时,一罐子长蛆,几个青蛙、癞虾蟆,满地乱跳。长老才有三分儿信了,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漏八分儿唆嘴道,“她是此间农妇,不是个妖怪。哥哥就打杀了!怕你念什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骗你不念咒哩。”其实八戒心里是信的,但嘴上就得编排猴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