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东乡血脉 > 正文 第五十三章 王家叛明

正文 第五十三章 王家叛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起义军攻取西宁的计划暂时受挫。 </p>

贺锦听到自己的得意门生鲁文彬战死的消息,亲自率领起义大军从甘州出发,越过祁连山,在北大通与甘肃的庄浪土司鲁元昌遭遇。 </p>

鲁元昌的士兵不堪一击,没有抵抗多久就向起义军投降了。 </p>

鲁元昌只好退守甘肃永登的连城。 </p>

贺锦迅速追击敌人,攻克连城,斩杀鲁元昌,一路高奏凯歌,向西来到了青海的碾伯。 </p>

前面那个同王子玺说话的黑脸大汉就是贺锦。 </p>

贺锦的起义军在王子玺的带领下,避开了明军的正面主力,从小路奇袭明军兵营,很快地拿下了碾伯。 </p>

王子玺被贺锦提升为冲锋队的副队长,还得到了一笔可观的金银财宝。王家的亲族眨眼之间鸡犬升天,从此摘掉了贫寒的帽子,成为当地耀武扬威的一个家族。 </p>

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的起义军主力进攻大明的首都北京。 </p>

明思宗朱由检眼看大势已去,国将不国,万般无奈之下选择在煤山上的大树上上吊自杀了。 </p>

大明王朝终于走到了历史的终点,在西方汉人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与北方女真人的军队联合夹击下退出了历史舞台。 </p>

同时,贺锦在西部边境攻克了高原古城西宁。 </p>

盘踞在西宁的大明将官祁廷谏、李天俞等人退守到西宁的南川(即今天湟中县一带),在伏羌堡(在今天青海省湟中县徐家寨)附近设下绊马索和陷阱,然后佯装败退,引诱贺锦的轻骑部队深入埋伏圈。 </p>

志在必得的贺锦不知是计,率领起义军仓促冒进。 </p>

王子玺比较了解南川的地形,担心起义军贸然出击会招致失败,便向贺锦建议道:“长官,南川峡谷细长,两边都是高山,易守难攻。我们这样贸然地进去,一旦遇到前有埋伏、后有封锁的情况连逃跑的生路都没有了。” </p>

贺锦大笑道:“他们如今不过是一群惊弓之鸟,哪里还有胆量算计咱们!立即出发!彻底干净地消灭一切敌人。” </p>

王子玺一语成谶。 </p>

起义军果然被敌人死死地围堵在山谷里,前进不得,也后退不了。贺锦不幸中弹牺牲。 </p>

贺锦的部将辛恩忠毅然挑起了统帅起义军的重担,在老百姓的协助下,在西宁郊外很快击垮了祁廷谏和李天俞的军队,活捉了祁廷谏和李天俞,由王子玺将他们押送到长安正法。 </p>

辛恩忠统帅的起义军控制西宁城长达一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王家人也欢欢喜喜地过了一年扬眉吐气的日子。 </p>

王子玺到达长安完成任务以后没有返回青海,而是去了北京。 </p>

在北京,王子玺在闲暇之余到古城去游逛。转来转去,他转到了回回人聚居的牛街,看到这里的回回人很多,还有一座宏大的礼拜寺,心中不觉得有些差异:瑙只知道青海、甘肃和陕西回回人多,不想这万里之外的京城也有这么多的回回人?真是回回商人遍天下啊! </p>

就在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推翻大明王朝的时候,驻守在山海关的大明守将吴三桂却向北方的大清军队投降了。 </p>

吴三桂祖籍是南直隶(今天江苏)高邮,出身于辽西的将门世家,自幼习武,善于骑射。他在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的教诲和影响下,既学文,又学武,不到20岁就考中了武举,成为一代青年才俊,跟随父亲和舅舅开始了军旅生涯。 </p>

1643年2月,已经投降大清的祖大寿在盛京(今辽宁省沈阳)收到了外甥吴三桂一封措辞暧昧的来信,便将信函转交了皇太极。 </p>

皇太极欣然回信写道:“你派遣使者给你舅舅送来书信,我已经读懂了。你至今对降清犹豫不决。我真的担心将军失去这次宝贵的机会。那将是太可惜了。” </p>

吴三桂的思想还在动摇之中。他虽然没有投降大清,但是,已经给自己留下了降清的后路。 </p>

李自成十分看重吴三桂的军事才能,多次派遣王子玺前去劝解吴三桂投降。 </p>

大明的灭亡使吴三桂彻底失去了精神依靠。他为了寻找新的主子在各种的政治势力之间讨价还价,进行投机活动。 </p>

吴三桂一度产生了投降李自成的念头。后来,他听说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抢掳去,愤然打消了投靠起义军的念头。 </p>

此时的吴三桂两面受敌。他对内不敌闯王李自成,对外难挡大清的猛将多尔衮。陈圆圆和吴家的亲人也都成了李自成手中的人质。 </p>

为了保全家人的性命,吴三桂答应王子玺将与李自成议和。为了提防李自成,他又在私下里同多尔衮密谋,以黄河为界南北分治的条件请求他“速整虎旅,直入山海关”。 </p>

5月,李自成被一系列胜利冲昏了头脑,对军事对峙的严重性估计不足,亲自率领6万大军奔赴山海关。 </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