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三路开战大战四起
“这里的一切情况,就拜托你们了。”
“诺!主公!”
因为此时对于华雄所部来说,展开外交,依然必不可少了,现在的他,已然是整个幽州实力最强大的存在了,可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却是不能着一丝一毫的大意。
幽州现在分成了四个部分,华嘉、齐周占据涿郡,公孙璜占据辽西郡与辽西属国,公孙度占据辽东郡、乐浪郡与玄莬郡,这样的情况,想要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华雄就必须首先荡平幽州。
如果没有一个安稳的后方,又谈何进一步的向前发展昵?没有一个安稳的后方,华雄迟早会步华虞的后尘,还有一个华雄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那就是幽州发生如此巨变,临近的并州丁原、冀州韩馥、青州桓立等人,会不会趁此机会,趁火打劫?
发难幽州?所以,这一切都是华雄必须要防备的。
以前只有代郡的时候,可能他考虑的也比较少,因为他们没有现实里如此大的压力,而现在却不同了,他已经逐渐的跻身大州级别的势力了,就不得不防备其他州的州牧与刺史的从中作梗。
所以,荀或镇守广阳郡,实际防备的则是冀州的韩馥与青州的桓立,郭嘉驻守代郡,则防守的是并州的丁原!必要的外交,也是应该在这一刻,开始开展了!
而经过在幽州的筛选之后,华雄也是得到了一批有用的实干性质的人才,第一个,便是程绪的侄子,程肃,程肃少有才名,在广阳郡被推举为孝廉,逐步的成为了广阳郡的主簿。
程肃对于当前的局势,也是颇有见解,荀或与其交谈后,对其也是大为的赞赏,尤其是华虞将程绪下狱,齐周最后又逼死程绪,这样的种种使得程绪也是怒不可遏,恰好华雄又亲自给程绪下葬,并且前往坟前去祭拜程绪,善待程绪的家属。
不得不说,华雄的这一系列做法与华虞、华嘉父子的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加之华雄、荀或、郭嘉等人尽皆礼贤下士,丝毫没有架子,因此,程肃也是直接率领着程氏一族,在此彻底的归顺了华雄集团!
而另一个人,叫做阎志,此人是阎柔的族弟,为人善辩有口才,勇武有胆略,年仅十四岁的时候,便是受到了当时幽州大儒卢植的称赞,后担任幽州广阳郡府丞一职。
第三人叫做魏攸,此人是右北平郡人士,后来逐步的升迁担任幽州的东曹掾,对于防备公孙瓒,很有见解,因此,针对着这三个人才,荀或也是善加利用,将程肃直接提升为幽州治中从事,阎志充任为幽州典书记,而魏攸则直接升任为广阳郡郡守,典理大郡,三人受到了如此的重用,自然也是相当的感奋,因此,此时,程绪与阎志也是分别接受了前往联络冀州牧韩馥与青州刺史桓立的这个任务。
而就在两人出发的时候,在广阳郡南部的安次县,却是发生了一场大战,安次县是广阳郡最南部的一个县,此地南邻青州、冀州,西临琢郡的方城,过了方城,就是涿郡的郡治琢县,所以地理位置也是相当的重要,因此,李大目与鲜于银也是率领武骧营并上谷左营一部兵力共计五千人驻守在这里,而此时,这里,便是爆发了一次大战!
早在华嘉逃跑到涿郡琢县的时候,李大目与鲜于银便是率军一路未遂追击,颇有斩获,而且收降很多,甚至一度追击到了良乡、方城一带的地区!
而就在华嘉大为惶恐的时候,琢郡太守,卢氏一族的卢恒,也是开口说道:“公子,臣下保举三个人,定可击败敌寇李大目与鲜于银!”
闻言,这华嘉也是相当的高兴,急忙开口问道:“卢大人,保举何人?”
“公子,此三人乃是当世英雄,两个是我涿郡琢县的认识,另一个则是河东解良人,此三人一个乃是我大汉宗亲,中山靖王华胜之后,姓华名备,字玄德。”
“此人今年才二十七岁,身长七尺五寸,臂力宽圆,耳垂方摆,少年时与其母织席贩履为生,此人喜怒不形于色,少有大志,且弓马娴熟,为人慷慨,是家兄卢植的弟子,与那公孙璜是为同门师兄。”
“黄巾贼出现的时候,此人慷慨从军,跟从原武骑中郎将邹靖多次力战黄巾贼,立有战功,现在为别部司马,驻军方城一带。”
“第二人,叫做关羽,字云长,原本是河东郡人士,因不满豪强大族欺压百姓,愤而杀之,亡命到了涿郡,这关羽长须髯,丹凤眼,身长八尺,面目威仪,为人忠义有节气,且武艺娴熟,无人可挡!手上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曾经一人杀退千余黄巾贼!”
“贼人对之无不闻风丧胆,此人的武勇鲜有人及,着实是熊虎之将的潜质啊!”
“还有一人,也是我涿郡琢县人,姓张名飞,字翼德,此人身长八尺,虎背熊腰,但却是文人扮相,手
中一杆丈八蛇矛,有万夫不当之勇,声如雷霆,力如虎狼,称之为万人敌!他本为琢县商人屠户,黄巾贼起,受到华备的感召,从此与关羽一起追随于华备,四处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