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士子归明
PS:因为没有签约,也就没办法请假,但还是要同本书读者说声抱歉。进入九月便忙于家事,琐事缠身,没有时间去构思,但又不想水,只能断断续续。会坚持到收尾,感谢大家的一路支持同鼓励!</p>
------------------------------------------------</p>
常州府城西北二十里奔牛庄,忻城伯赵之龙领军驻扎于此。</p>
洪承畴授命督师,为的便是剿灭宋逆叛军,就没有道理在镇江一直窝着,出征乃是必然。</p>
本以为会被剥夺军权的赵之龙喜忧参半。</p>
喜之喜,以他为代表的大明勋贵仍旧牢牢把持着南疆兵权。忧之忧,作为被团伙推出来的一杆枪,同宋贼作战着实心中打鼓。胜了未必有多大的奖赏,败了却是怕要被推出去背锅,成为弃子。</p>
没办法,人在江湖混,就要有挨刀的觉悟。</p>
好在有兵部尚书吕维祺为监军,以大明文官的尿性,拍板做主是必然,这厮很自然的以副手居之,将大明勋贵苟字秘诀演绎到了极致。</p>
大军在奔牛庄驻扎一日,一应工事尚且没有就位,但见有无数黑点点从乡野间奔出,细观之,却都是从沦陷区逃出的民众。大多都灰头土脸,狼狈不堪,显然在乡间躲避战乱多日,精神都憔悴的紧。</p>
令人惊奇的是有为数不少的驴车,牛车,独轮车参杂期间,老幼居其上,青壮引领之,虽有悲切,却是没有血迹沾身,也没有听到妻离子散,哭爹找娘的末世之音。</p>
逃难还有这般从容的?宋贼就任由彼等遁逃?</p>
这不禁令大明军兵很是懵逼,负责前营指挥的成安伯郭祚永也是不解其意。</p>
听闻流贼最是卑鄙,驱赶难民冲阵,借势从背后掩杀,郭祚永不敢怠慢,急令军兵摆开阵势,严防有人借机生事。</p>
结果大出所料,那百姓于军阵前百丈之地连片跪倒,哭声震天,见到大明军兵好似见到了亲人一般。</p>
这宋贼得要多不是东西?做下了多大的孽障?</p>
两相对比之下,一向名声奇臭的官军竟然成了救民于水火的天兵!</p>
正在郭祚永暗暗吐槽并准备派出军兵前往接应之时,一众人从难民群中昂然而出,目测竟不下数百人人。</p>
衣虽脏,但俱都为额冠飘带,连逃跑都带着一股读书之人的酸腐气,不是大明的诸多士子还能是哪个!</p>
火烧眉毛的时候,你走那八字步是给哪个看?</p>
“站住!擅闯军营者杀!”</p>
有军官一箭射定,拦住彼等去路。</p>
为首之人前驱几步,昂首喝道“前户部给事中瞿式耜,率苏常士子及百姓来投!”</p>
“……怎么是这个老家伙!”</p>
郭祚永嘟囔几句,却是不敢怠慢,老倌虽然致仕,但资历威望在那里摆着呢!</p>
率人上前迎接,寒暄几句,欲要亲自接应数百人入营。</p>
不料瞿式耜把脖子一挺,硬邦邦问道“我等入城,那逃难的百姓如何安置?”</p>
郭祚永环视周遭,还当真就不敢太过怠慢,瞿式耜身后随行之人以穿绸裹缎者居多,有的身边还簇拥着众多的丫鬟婆子,家丁随从。虽狼狈,但难掩贵气。</p>
这哪里是什么难民,分明都是从沦陷区出逃的大明遗老遗少。</p>
但军营就是军营,怎能任由这些人乱糟糟冲将进去?</p>
“瞿老,不若先行入帐,同吕大人,赵都督商议一番?”郭祚永拱手笑道。</p>
方此时,吕维祺,赵之龙等一众文官武将已是出帐相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