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的朱棣,及时雨候显
梦是好的,目前得过了谢晋等人这一关,于是朱棣开口道:
“众爱卿对于马和之议有何见?”
谢晋几人早就商量好了说辞,此刻朱棣说话了,身为首府的谢晋自然得出招,见谢晋说道:
“陛下,臣以为马和此举有失我大明上国风范。”
朱棣听闻一脸不为所动的模样,他的皇都是靠自己的拳头出来的,当初为了躲避文帝削藩他还装过疯卖过傻,在他面前说么风范等于屁。
谢晋也道仅靠这一点肯定是变不了朱棣的心,于是他继续说道:
“臣以为大明粮食足够养大明姓,近年来风调雨顺方多地早已经仓满,户部前段时间便到了不少地方呈上来的折子说粮草内陈米堆积新米无地方储存,若是此时我大明向藩属国索要粮食,那各藩属国将会怎样看待我大明?所以臣恳请陛下拒绝马和之议。”
谢晋说金幼孜等人纷纷拱手道:
“臣附议。”
御坐上的朱棣却是面无表,谢晋等人等待了良久听朱棣说道:
“朕问问众爱卿,大明如今人口几何?”
朱棣的问在场众人自然心中楚无比,如这么础的问都达不上他们明天就不用去内阁了,朱棣会将他们丢到等地好好深一翻。
还是谢晋出声道:
“陛下,如今大明人口约万万之数。”
朱棣点头继续问道:
“家户日耗粮多少?”
还是础的问,谢晋几乎在朱棣说后就答:
“家户算作口人,人日耗粮一斤,计耗粮斤。”
朱棣嗯了一声继续问道:
“谢爱卿,朕问你大明良田几何?年产几何?若是户增加二至三人大明的良田可能养一家之人?若是遇到连年灾荒大明的良田可还养的起如此多的姓?”
朱棣连续四个问丢出砸得谢晋晕头转向。
“臣,臣,臣不!”
这种问谢晋几人实没有考虑过,他们的主要攻克方向是让朱棣顾大明的脸面,但是往这个爱面子的皇帝陛下这却是一副全不在乎脸面的模样,这也让谢晋几人的说辞没了用武之地。
“既然不那就退下去好好,王彦。”
大太监王彦躬身道:
“奴婢在。”
朱棣大手一挥说道:
“拟旨,令马和着人前往琉球国商谈军巡事宜。”
谢晋几人见状纷纷垂下头去,御案上的帝王太势了,势到他们心中有种淡淡的无力感。
朱棣的圣旨马不停蹄的赶往福,但是郑和的舰队却已经离开了福正在去往占城的上。
好在福有水师驻军,于是水师将领派出一艘快船带着宣旨内监去追郑和的舰队。
舰队去往占城的第二日下午快船总算追了上来,宣旨内监宣读朱棣的旨后不仅仅是郑和,在场众人无一不是欢心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