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月所出,是为合虚
小乘道法落于纸表,
刻于馨竹,
传于口舌,
定于强弱。
何意?
其意思是世间修行,有一小乘道法,或记载在纸上,刻在竹简上。
或于达者口口相传,也就是师门长辈传授。
小乘之法有强弱之分,遂修行者也有强弱之分。
大乘道法不落纸表,
不刻腐竹,
不传口舌,
不定强弱,
玄之又玄,
得于道德,
成于十六。
大意是大乘道法纸表,腐竹难落,不传于口舌,也就是法不传六耳,没有强弱之分,所以恒强,玄妙非常。
修行中人想要修行大乘道法,得时时琢磨,观读《道德经》,才能有机会领悟大乘道法。
领悟大乘之法之后,想要有所成就,就要从十六字修真要诀去寻、去悟。这里的‘十六’就是十六字修真要诀。
至于何为十六字修真要诀下文有言,这里不做赘述。
金字上言,古往今来,宇宙洪荒,一切时空,一切有情无情众生,修的都是小乘道法。
或许修行到一定境界,智慧通玄之辈能够隐隐约约感觉到现今修行之法之上还有一法。
但也只是能够隐隐约约感觉的到,亦如凡人感知灵魂,或许有,或许无。
似有似无,似水中月,似镜中影,看到摸不到。
又似力有碎山之能,却不能顺着头发提起自己。
个中玄妙,有字难述。
而大乘道法由于世间从来没有记载过,也没有大能之辈修行过,所以以往修行者也只是在闲暇之余当游记,故事来听。
听到后也就笑笑,当不得真。
古往今来,道家修行,讲:
“师法自然”,
“清静无为”。
在任御看来,这里的‘师法自然’,‘清静无为’即天地万物自然运行,不偏不倚,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是为世间最完美之物事,而修行之道本就是一步步蜕变,一步步完善自身。
这就恰恰与之契合。
即修行之人当以天地万物为师,悟其纯,思其善。
以补充自身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