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不变应万变
玉城队在17日的比赛结束以后,仅是休整了一个晚上;
便在第二天的上午,转场到了决赛所在地横滨;
并于傍晚时开始了第一次训练,为三天后的决赛认真的做着准备。
19日傍晚六时,玉城队全体人员准时出现在国际综合竞技场外围;
准备进入内场,开始决赛前最后一次实地训练课。
欧洲冠军曼联将于明日下午抵达,赛场归他们踩场使用;
其余时段则是球场的草皮保养,不予开放。
加上大赛前一天,也不会再安排高强度的对抗练习,今天训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球队目前的状况不算理想,经过两场高强度的比赛后;
球员的身体普遍比较疲劳,大小各类病号也不少;
尤其是球队队长、寒国外援林裕焕,肋部骨折,伤势较重,铁定无缘在决赛登场。
寒国队长对于球队的重要性已经无须多言,缺了谁都不像缺了他这样,让莫华强无法淡然处之;
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看菜吃饭,优化现有的人员组合,拼凑出一个能够坚决贯彻战术意图的阵型。
唯一的利好消息就是,随着边前卫封宇辰的解禁付出;
球队带来脚盆的23人,除了林裕焕以外,其他人都能正常使用。
玉城这支球队,防守反击的特点非常明显;
球员只要一上场,就会坚决将防反的要求执行到底;
每个人都会毫无保留的去拼去抢,在这里看不到那种偷机耍滑的懒散球员。
在这里,无论是前锋,还是后卫,所执行的要求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要跑得起来;
他们的基本功和技术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体能和战斗意志,必须保持很高的水准。
因为相同的战术要求,所以玉城球员所体现出来的位置适配性非常高:
打前锋的李威振拉回边前卫上,依然能扛得住;
主打右前卫的徐特收中以后,同样能够胜任组织核心的任务;
谢展和龙天通吃左右两侧的边后卫与边前卫,则早已是人尽皆知;
双后腰田野与麦奇钊不仅能互换到边前卫,也能回撤打清道夫;
主力替补封宇辰、齐人福、萧骁、江添一等人,均能适应中后场的多个位置。
外界常常会惊叹玉城这帮年轻人强悍作风,却不清楚;
这正是莫华强耕耘多年后,得来的劳动果实。
在莫华强看来,除了三个外援难以取代以外;
其他的国内球员的差别并不大,因为都是一样听话爱拼的好孩子。
主力与替补的区别只是在于,个体差异所带来实施效果高与低而已;
莫华强对这群自家青训培养出来的小将,拥有极高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