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平价棉布
棉花是很好的御寒之物,里正曾经也想过去棉属县购买一批棉花回来,但是因为路途,安全,还有经济等多方面的考量,最后还是不得已选择放弃。
如今听杨元祖提起这件事,他的内心开始活泛起来。
于是问道:“棉花在棉属县当地虽然不是值钱的东西,但是这路上的马车,人员开销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若只是为了棉花成本是否太高?不知这棉布到时候定价多少?”
若是定价太高,普通百姓也是难以消费得起的,若是定价太低他们自己则得亏本。
杨元祖则回道:“我们可以成立专门的棉花采购部,运输这边我来搞定,只要能够运回足够的棉花,保证产量,我们这边就有的赚。”
“至于这棉布价格我们到时候依据品质和花色定价,便宜的纯色系列就定价二到五两,工艺复杂的花色系列则定价高一点,到时候根据市场需求来定价。”
里正暗想,现在市场上最次等的布料也要四五两,相比之下这二两的布料便宜了好多,一些穷苦百姓也能买的起。
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感叹自己老了,没有年轻人敢想敢做,顾虑良多,见杨元祖豪气的应下路上开销,于是说道:“既然你负责开销,那我这边就负责运送的人员和路引。”
见里正终于点头答应,于是杨元祖接着说道:“那我们到时候在丰平村成立一个厂,就叫它丰平纺织厂,到时候让人家以后一看到纺织品,就会想起我们丰平纺织厂来!”
“这厂是何意?”里正不太明白。
“比县城里面的作坊要大,干活的也人更多。”杨元祖解释道,“相当于一个大作坊。”
“那我们就叫它厂!”里正高兴道。
一切事情都已商量妥当,二人便开始敲定钱财的收入分配。
鉴于资金和技术都是杨元祖出的,里正便只要了三成利。
里正回家之后就和家里的大儿子李大商量,他们现在要供家里的小孙子李孝孝读书,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大儿子李大在县城里的镖局上工,有身手在身保护自己,于是他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小儿子李二听说也要同去,里正和他强调了一下路途遥远,地处边境,让大哥先去探探路,没问题了两兄弟再一起上阵。
接着就是在村子里征集人手的时候了。
杨元祖给出的报酬丰厚,报名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