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门卫室旁的塑料窝棚
二零一九年的春天,阿舟携带两个行李箱来到了省城。
提前打好招呼的阿舟率先入住了亲戚家的空房子。
这位亲戚给了阿舟怀揣不到一千块钱就只身来到省城的勇气。
亲戚家在火车站不远的一个老旧小区里。
阿舟找了很久才找到小区的入口。
斑驳的铁栅栏将一栋栋土黄色的小楼团团围困在车水马龙之外。
阿舟顺着小区七歪八扭的小道走进深处,抬着脑袋眯缝着眼睛扫视着外墙上的楼栋号。
当她远远地看见了要找的楼栋时,面前大铁门边,坐在塑料布搭成的窝棚里摘菜的老太太早已经将她的相貌扫描了一遍。
“找哪家?”
阿舟表明了自己入住的来意。
这位精瘦的短发老太太在知晓阿舟来意之后,并转过头去摘手里的菜了。
“我们这里早上七点开门,晚上十二点关门。”
起先阿舟还不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
直到有一天半夜阿舟肠胃炎拉肚子折腾起来吃了药也不见好之后,起床去医院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除了这个点之外,其他点要出门得扒在对面值班室的窗口找老太太开门,并且奉上五块钱。
——
有值班室的老太太为什么要在旁边搭个塑料窝棚呢?
阿舟起先不知道。
后来安置好的阿舟下楼去小卖店买东西,才发现原本刚刚只有老太太的窝棚里,已经挤满的三四个大人和两个小孩在齐齐整整的吃饭。
见此情景,阿舟心里不免升腾起优越感来,“幸好自己是有屋子可以住的。”
此后半夜再央求老太太开门时,阿舟对于要交五块钱的这件事并不再介意了。
对于阿舟出生的村子来说,能去省城工作落脚的人已经算是有能力的了,就算是在省城的城中村里支起了一个小烧烤摊,回家过年的时候收拾打扮一下,也能被周围的人高看两眼。
阿舟借住房子的这位亲戚,算是村里早一批出门上学工作的人,在省城买了房子安了家,安安稳稳的工作到五十几岁,退休还能拿养老金,由此也成了村里人眼中在外大有作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