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到新家
樊樊平时不太出门,来到岛上这些年也没交上什么朋友,只有张秀娟因为邻居的关系来往的多一些。但调任这件事,郑容和和樊樊事先谁也没说,怕走漏风声,让政工干部使坏。
孟军和张秀娟俩口子也没想到好邻居突然就调走了,下班了俩口子带着孩子一起过来串门,想了解一下情况。
事情已经落地,郑容和就没隐瞒,说了实情,他想逃开这些政治风暴,只能去偏远的地区开荒。
孟军也是个有追求的人,天天被迫开会学语录,写思想报告也心烦不已,但他能忍,想着过段时间就能恢复正常就好了。还觉得老郑太脆弱了,想劝劝又想到调令已下可更改,唏嘘不已。
张秀娟这段时间风光不少,她文化不高,政治嗅觉却很敏锐,也擅于抓住机会,联络了几个有相同想法的军嫂和军属,成立了个妇女学习小姐,积极学习思想,批判别人的作风。一时风头两,韩大姐都退避三舍。
孟大娘现在也不敢对儿媳阴阳怪气了,让干什么干什么,也不鼓动孙子瞧不起亲妈了。因为张秀娟真敢批斗她,老太太活的长,见识过大场面,实在怕的要死。
现在,张秀娟就对着樊樊的作法不理解,她还有点理智,没像红卫兵那样不分青红皂白的打打杀杀,虽然看不惯樊樊的懒散,也只停留在心里。劝道:“你们俩口子真是有好日子不过,郑容和正是能出成绩的年纪,在岛上也熟悉了,偏偏要去什么艰苦的地方重新开始,是不是他的主意?我可了解你的脾气,能躺着绝不坐着的主。肯定吃不了苦,要不是知道你是从农村来的,我都觉得你是地主家的小姐。”
这个头衔樊樊可不敢认,平时就算了,知道是开玩笑,可以现在的风气,被别有用心的人听去了就是个罪名。
“你可别给我瞎扣帽子,我是根正苗红的贫农,我父母还是烈士。”
“我就是说着玩的,看你,还当真了,你还没回答我呢,是不是老郑逼你一起去的,可别瞎积极,你能吃苦,孩子们还小呢,那地方连个学校都没有,你想让他们当文盲呀。”张秀娟这话倒是实心实意。
“一家人就得在一起,是我们自愿跟着郑容和去随军的,至于孩子的功课我来教就行了,再说年纪轻轻的吃点苦也没什么。”
樊樊肯定不能说实话,她俩也就是熟人,没到交心的地步呢,再说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樊樊更不敢跟政治激进分子当朋友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孟军夫妇没待多久就离开了。
定下了三天后出发,趁着空闲时间,一家四口在岛上又逛了逛,熟悉的景色,熟悉的人,还真有点不舍得。
樊樊是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就不爱挪窝的人,不管地方好不好,只要习惯了就非常安心。
要是自己主观上想换地方还行,可这次基本上是被逼逃走,心情上能好才怪。都怪这该死的运动,好好发展经济和科技,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好吗?
晚上回家,郑容和又下厨了,指导员和韩大姐过来送行,拿了一点小礼物,这些年韩大姐帮了樊樊不少忙,对军嫂们也一视同仁,所以很受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