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到达目的地
用树叶当“碗”,“碗”里盛着已经煮好的“饭菜”。
用树枝当筷子,“吃”得津津有味。
一个小朋友看见温书,显得很好奇:“哥哥,你是谁呀?”
温书摸了摸小朋友光溜溜的脑袋,乡下的孩子一到夏天,就把脑袋剃得锃亮,这个他上辈子深有体会:“我是新来的知青,想找木匠李伯换两个木盆用。”
小朋友听了,对一旁专心致志“做饭”的一个小姑娘喊道:“三丫,这个哥哥找李爷爷。”
李丫听了,放下手里的刀(石片)和菜(野菜),拍了拍手,一副大人模样:“那你们乖乖吃饭,等大姐回来,再给你们做好吃的。”
显然,“过家家”的游戏还没有结束。
李丫所扮演的是爹娘农忙,自己在家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大姐”角色。
其他几个小朋友纷纷点头,显然对这个大姐很“信服”。
温书拿出一把水果糖,给每个小朋友分了两颗。
水果糖很便宜,但是对乡下的这些孩子们来说,却甚是难得。
几个小朋友高兴坏了,纷纷吵着要给温书带路。
“过家家”游戏也不玩了,一个家瞬间“分崩离析”。
啧,水果糖的威力有点大!
木匠李伯因为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即便现在是农忙,也没有去参加抢收,就怕自己一个不小心,会给儿子儿媳拖后腿。
在家闲着事,就做一些木工活,或者帮大队修一下农具,年底分粮的时候大队会酌情多给一些粮食。
“爷爷,三丫回来啦,”李丫兴奋的跑回家,向自家展示自己刚刚收到的糖果。
李伯很不好意思,觉得太贵重了。
“李伯不必如此,”温书笑了笑,看了看院子里陈列的东西,快速的筛选自己需要的,“我想换两个木盆,一个木箱,一张草席,一张桌子,一个········嗯,两个凳子,你看怎么换?”
原本温书打算换一个凳子的,但是想想放在两个床中间显然是“共用”的桌子,就换了两个。
大队抠得很,知青院除了床,日常用到的其他东西都是知青们自己一点一点置办的,包括日常用的桌子凳子和放衣服的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