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我在七零做会计 > 第9章 下马威

第9章 下马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吴风五面上不显,只是淡淡道:“嗯,既然你算盘会打,我也就没什么可说了。我还有事,就先走了。你自己看看吧。”

“可是你还没和我大概讲下之前的账目登记问题和注意事项。”

“哎,年轻人,这些东西不用讲了,你自己看看就明白了。我老了,不中用了。”

说完,吴风五真的端着茶杯,晃悠悠地离开了办公室,把张念初一个人晾在这里。

郑海燕面带着微笑,耸耸肩膀,一副他就是这样的人的表情,随即转过去身子,不再理会张念初。其实她也想看看这位新来的女娃子在没人带领下能不能坐稳这个位子。

张念初一个人默默地站在办公室一会儿,心里了然了,看来这个吴会计是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她不禁冷笑,论什么年代,都有职场斗争。

“所谓,我就不信了,一个工作六七年的老会计还干不了这些手工帐了。”张念初暗想。

在那个时代,张念初好歹也是做过主办会计的人,一般的财务事项难不了她。都说财务人员“活到老,学到老”,大大小小的证书张念初都考过,可所谓身经百战了。她从会计从业资格证一路考到了中级会计师,就连CPA(注册会计师)都过了三门,要不是来到这个时代,今年搞不好就全过了。

虽然张念初一直抱怨会计不是人干得,但要靠着这个职业吃饭,也是花了大心血去认真学的。

张念初从资料橱子里翻出以往的账目,搬到桌子上,一个人仔细的看起来。

看这个情形,那个吴风五是不可能仔细的教她了,她只能自己慢慢查看以往的账目了。要想尽快了解一个公司的账务情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之前的账目。这个方法用在这个年代也是有用的。

张念初看了一上午,大概了解到这个时代的账目了。

七十年代的生产队账目是“六账三簿”,六账指的:由总账、固定财产登记账、社员往来账、外部往来账、收入支出登记账、现金日记账。三簿分别是:积累分配明细账和低值易耗品登记簿、集体用工登记簿、经济事项登记簿。会计人员每个月都要把一个月的收入、支出、出库、入库等事项核对清楚入账。

尤其和社员分配息息相关的工分要准确,不管是红工工分还是定额工分,红工工分好理解就是按人直接计算,定额工分指的是积肥、送公粮、给猪牛羊割草。上次张念初和大丫割猪草就算定额工分。这些事项都要贴在村委会公告栏。社员们家家户户自己也会记账,不管识不识字,他们都有自己一套计算方法。也会过来核对。免得社员们一个个找账、找工分彼此都麻烦。

这个时代的工分就是工资,能换粮食的。每当夏秋分配季节的时候,首先第一件事就是扎工分,然后根据“人七劳三”的分配原则,计算各户的分配比例。有可能出现同样的人口,分配的东西有多有少,直接取决于工分多少来决定的。

这就是为什么吴风五漏记工分引起社员不满,领导直接让他下岗。就像我们现代辛辛苦苦上班打工,说好了多少钱一个月,结果发工资的时候还少了,财务直接告诉你就是这些,没有任何理由,你能干吗?

原主也是在工分上面做了手脚,落得那样一个悲惨下场。

不管你是谁,是什么岗位,得罪了人民群众,他们可以直接举报。总而言之,工分大似天!

除了要把工分计算清楚,还要按人头把工分换算出粮食。粮食种类不同,有玉米、黄豆、大米、红薯等等,换算的工分也是不同的。

一般这时候也是会计们最忙的时候,人多嘈杂,还不能出。

张念初觉得自己之前有点太过于自信,这些账目全靠手工一笔一画的记录下来,不管计算还是盘点都是个大工程。他们红星生产队一共408个人。不算大的,也不算小的。看似很简单的生产队会计,实际操作起来还真不是容易事。

张念初揉揉了酸涩的眼睛,既然选择这一碗饭,就一定要把它吃好了,端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