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岁月丰盛 > 第3章 卡拉OK

第3章 卡拉OK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天闲着没事,文汉回母校转了转。

火电厂子弟校在厂家属区附近,一墙之隔,原先有一书院,据说创建于清光绪年间,因位于凤山脚下,称为凤山书院。书院荒弃多年,野草丛生,苔痕遍布。八十年代初,一位姓徐的校长瞄上了书院,于是打报告请示厂领导。厂领导很支持,跟当地政府协商了一番,以极低的价格买下这块地。不久,子弟校扩张,围墙延伸出去,把书院划为势力范围,充作了小学部。文汉的小学时代,就是在那度过的。

时过境迁,漫步其中,但见古树阴翳,曲径通幽,文汉恍如隔世。站在一棵老黄桷树下,抽了两支烟,他想起数里之外的张飞庙,一时来了兴趣,反正也没事,于是转身前往。

张飞庙在凤山的半山腰上,比凤山书院还古旧,始建于明英宗时期,又经清康熙和咸丰时代两次改建,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庙不大,整个建筑依山就势,有山门、正殿、横殿、配殿,倒也五脏俱全。山门正面楹联刻着“精心壮志于今为烈,忠肝义胆振古如兹”,横批“蜀汉正统”,其上直排“桓侯宫”三个大字,雄风烈烈,气势不凡。

桓侯就是张飞,文汉敬佩他的忠勇,但也深知这位猛将的致命弱点,很是感慨。正感慨间,一位精瘦如柴却衣衫干净的老人走过来说,这庙由他负责看管并打扫卫生,凡来参观,得交两块钱清洁费。文汉说好,摸出一张五元纸币递给他,摆摆手示意不用找了。

老人很开心,说:“小伙子,我带你转转吧。”

“不用了,这地我熟,以前念书的时候常来。不过那时候很破旧,也没人打扫卫生。”

“你是山脚下……电厂子弟校毕业的学生?”

“对。”

老人说他姓郭,自打政府出钱维修了小庙后,他就住在这里,两年了。他说这庙原先四处漏雨,若是不维修,只怕是早坍了。

“就你一个人?”

“就我一个人。”

文汉深呼吸两口,笑笑:“这地空气好,清静。”

“那是。”

“您老高寿?”

“七十一。”

文汉看看他道:“您老身体蛮硬朗。”

“呵呵,乡下人嘛,常年干活,身子骨还行。如今守着这庙,我闲不住,没事在南边坡上种点菜。”

“那挺好。”

“我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菜种多了,就挑下山卖给城里人,多少换几个零花钱。”

一面新粉刷的墙上,张飞端坐正中,衣饰鲜明,横眉怒目。老人说,这像是上月新画的,原先的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