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职场上的八十年代 > 第四章 野外钓龙虾

第四章 野外钓龙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每一位农民欢快时光,但张志强却高兴不起来,稻田已收获,黄鳝也准备冬眠了,又为解决租书费用而发愁了。

有一天在离家不远的池塘边经过时,有两个隔壁家的孩子在池塘外面的排水渠玩水,赶忙呵斥他们“别玩水,小心我告诉你们妈妈”两个小鬼赶忙跑开了。

我走近一看,是一条死鱼在水草中翻白漂浮着。但水草中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拉扯死鱼,定睛一看原来是几只小龙虾。这家伙是个入侵物种,去年长江大水倒灌,小龙虾也随着水系来到沟渠池塘和湖泊。

自从小龙虾入侵后仅一年时间,竞成了除四大家鱼外的主要物种了,这家伙杂食性什么都吃,而且繁殖能力强,但也很美味,听说二多块钱一斤,顿时来了精神,怎么样抓他们呢。

我尝试了一下用树枝将鱼挪动到岸边,其中有两只小龙虾舍不得到口的肉,用两只红色的大爪抓住鱼一直不松开,轻松的让我抓住了。这么容易抓,又有钱租书看了,我乐开了花。

小龙虾虽然是杂食性,但要用饵来捕捉肯定是肉食好用。但我一个农村三青年去那里找肉饵,回到家里看见家里的钓鱼杆顿时有了灵感。家里用来做篱笆的小竹杆一米多长抽了一根,剪了一米多长的麻绳,因为排水渠也就一米多深,长了没必要。再在屋前挖了几条蚯蚓,找了个鱼钓,尝试像钓鱼一样试试。

刚把自制的钓钩丢进排水渠,小龙虾吃两口就没了,而且蚯蚓肉脆,根本经不起龙虾的大瓜子拉扯,蚯蚓看来是不行,失败。收好自制工具后回去了。直到第二天张志强依然在琢磨着,晚上上厕所时发现有癞蛤蟆在脚边跳过,顿的时有主意了。

拿来烧火剪(注:相当于烧火棍,烧木材协助使用的工具)将癞蛤蟆夹住先用蛇皮袋装着,明天钓龙虾试试。

第二天拿着自制钓杆将经过处理的癞蛤蟆丢进排水渠,过了一会拉杆时上面有五只小龙虾,我拖上来的时候有三只跑了,只剩二只了,总算找到方法了。

农村那时候癞蛤蟆泛滥,而且他肉质紧实,用来钓龙虾最合适不过了,但是钓了一天下来才一斤多,没什么用啊。

回到家后我把钓到的小龙虾给了奶奶,“这小龙虾哪来的啊”奶奶诧异的问,“我癞蛤蟆钓的”我如实回答到。当天晚上饭桌上就多了一道青椒炒虾仁,也算是犒劳自己了。

晚上我背起了电瓶探照灯,用烧火剪蛇皮袋去抓起了癞蛤蟆,一根钓杆钓的少加几根约杆不就行了。第二天试了用六根,刚好合适。

保持一定距离一字排开,一根有龙虾上钩了就拉下一根,当天就收获了二十来斤,晚上提着装满龙虾的小提桶回去的时候,奶奶乐开了花,笑着说道“这么多就不吃了,明天早上我拿到镇上去卖钱”。

第二天我钓小龙虾卖了四十多块钱的事立马就传开了,左邻右舍的小伙伴纷纷效仿,麻烦也随之来了,排水渠有几千米,不愁没地的钓,但几天后本村癞蛤蟆就不多了,没办法晚上跑到隔壁村去抓。

几天后我在钓龙虾时发现隔壁的曹云山在使用钓大鱼用的抄网,顿时暗骂自己傻,小龙虾拉到水面时一只都不会跑,拉出水才跑的,用抄网在水面接着一只都跑不了了,效率大大增加了。

晚上回去立即让奶奶在街上买一个钩鱼的抄网回来用,这样一天下来大概可以钩五十斤左石,一百块一天在九十年代可是很难想象的。

只可惜这种注定日子持续不了,因为不到一个月排水渠里到处都是专门埋伏小龙虾的地笼(十多米长的一种捕捞网笼),排水渠只所以小龙虾多是因为里面的活水,渠又浅食物多适合他们生长。

但使用地笼对这种钩鱼式捕捉那是降维打击,以后不光是排水渠,池塘里都是捕小龙虾的地笼了,我自创的钩龙虾成了昙花一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