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治国之策
“不止是城内供水,农田灌溉也用得上?”
房玄龄激动的问。
“城外农田的灌溉用水,另外修建水渠,借风力,人力,水力,畜力来设立全新的灌水系统,目前这一套更实用于家居。”
李政点点头,诚实的说道。
“居然还有更适用于灌溉的。”
杜如晦大喜“公子可否让老臣看一下图纸?”
“冷静点,先等我试验成功再激动行吗?”
李政被他们激动吓到了。
李世民微微颔首,话语里也带了点兴奋。
“对,李爱卿预想的自来水工程,理论上是能升级为全城供水管道的。”
李政连忙摇头,开始给兴奋过度的三人倒冷水。
“你们别光顾着高兴,假设一下子将摊子铺设得这么大,其中花费是十分惊人的。”
“假设成本超过了朝廷的负荷,你们所设想的事情都只能是空谈,实现之日遥遥无期。”
杜如晦不赞同的摇了摇头。
“老臣不赞同你的观点,我大唐不似番邦蛮族,朝廷做事从来就该以百姓为重。”
房玄龄倒是将李政的话听进去了几分,头脑已经稍微冷静了下来。
“陛下,麻烦派人去请户部尚书,请他来核算一下成本。”
“咳,咳咳,看过成本后再继续谈。”
李世民点了点头,扬声就要叫侍卫去宣户部尚书。
在等待的时间里,李政慢慢的讲解起整套方案来。
李世民在解说下也才明白了个大概,这套方案不简单,不禁神色也该是凝重了起来。
“李政对以后有什么规划?”
“规划?”
李政沉吟片刻,双眼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之色来。
“臣想组建一件格物院,邀请志同道合之人研究一切利民之物,比如曲辕犁,糖,青砖,石灰等等东西的运用。”
“希望能收纳算学,医学等一切不重视的杂学,整合起来为我大唐添砖添瓦。”
杜如晦和房玄龄对视一眼,彼此眼中皆是不解之色。
“老夫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促使你产生如此想法的?”
房玄龄略感好奇的问。
李政早就想过会被人追根究底,遂很是轻松的说道。
“没有人种田,我们吃什么?”
“没有工匠巧手制作,我们用的工具从何而来?”
“没有大夫,我们生病了该怎么办?”
“绣娘,厨子等等,各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我就是觉得世道不该是这样的,大唐盛世离不开各行各业齐头并进的发展。”
杜如晦眼底闪过一抹精光,突地问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公子是认为世道不该独尊儒术,以仁孝治国?”
“?”
李政直接沉默以对,没有再多说半个字。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深吸一口气。
“朕恕你无罪,李政说出你的想法吧,其实朕也想知道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