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电影

字:
关灯 护眼
八哥电影 > 天启八年 > 第十九章;召见袁崇焕

第十九章;召见袁崇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启八年七月十四辰时,虽魏到正午,但是随着太阳的不断攀升,给人的感觉也是十分燥热了。北京南外,此时的袁崇焕正准备进城。他身背斗笠左手牵着一匹黑马,那马额头上有一道酷似闪电的印记,远远看出十分神骏。此时的袁崇焕似乎在等什么人,只见他在城关下伫立不前,不时还左右观察着从他身边路过的人。正在袁崇焕四处观察人群时,一个人来到了袁崇焕的身边,拱手道:“在下杜二请问这位先生可是袁崇焕袁大人。”

袁崇焕忽听有人唤自己的名讳,不敢怠慢也立刻拱手道:“在下正是袁崇焕,不知这位小兄弟何人?如何得知在下名讳?”

杜二得知面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要等的袁崇焕时,他不敢丝毫怠慢立刻陪着笑脸说道:“回袁大人小的是孙承宗孙大人的长随,特奉我们孙大人之命在这里迎接袁大人,小的半个月前就奉命在此日日等候袁大人,不想今日里袁大人臣到京城。”

袁崇焕吃惊道;“你说你是奉孙大人之命半个月前就在此等候袁某?”

杜二道;“正是,老爷算准袁大人不出半年必至京城,故而半个月前特命小人日日在此恭候。”

说着杜二主动牵过袁崇焕手中的缰绳,恭敬的说道;“袁大人请随小的来,我家大人有吩咐,小的若接到袁大人,便请袁大人务必过府一趟。”

袁崇焕听是孙承宗找他不敢怠慢,立即道:“那烦请小兄弟即刻带路引我去拜见孙大帅。”正好袁崇媛初到京城消息闭塞,去见孙承宗一来是看望这位老上司,二来天启皇帝给自己的圣旨上也写什么,只是让他速速有原籍返京,借此机会可以向孙承宗打听一下天启皇帝的用意。一路无话二人很快来到孙承宗在北京的新府邸,这座府邸是天启皇帝最近才赏赐的,袁崇焕从府邸的规模上,就能看出天启皇帝对孙承宗的厚爱。

来到府门前,杜二把袁崇焕的马在拴马庄上栓好,转身对袁崇焕拱拱手道:“请袁大人在此处稍后片刻,小人这就进去禀报我家老爷知晓。”袁崇焕也满面带笑道;“有劳小兄弟了。”杜二进去不多时,孙府突然中门大开,孙承宗一边走,一边说道:“元素呀!果如老夫所料,你不出半年便到了。”

袁崇焕看见孙府大开中门,孙承宗亲自到府外迎接,顿时感动道:“崇焕怎敢劳动大帅亲迎?”孙承宗握住袁崇焕的手亦动情道:“元素一路马不停蹄辛苦了,老夫我迎你这几步又算的了什么?走快快随我进府喝茶去。”

来到客厅孙承宗与袁崇焕分宾主落座,孙承宗吩咐仆人上茶,不一会仆人端来两碗凉茶。孙承宗指了指袁崇焕面前的那碗凉茶道:“元素你快尝尝看这是宫里太医院的配方,最是消热去署。”说着孙承宗端起自己面前的那碗咕咚咕咚喝了起来。袁崇焕随后也端起碗一饮而尽,还别说一碗凉茶下肚,袁崇焕顿时感觉清爽了不少。

紫荆城乾清宫,天启皇帝此时正在举行午朝,这个制度明孝宗时就有,只是没有被后来的皇帝继承下来,此刻又被天启皇帝所恢复。

午朝开始,还是天启皇帝首先说话,天启皇帝扫视了一圈群臣道:“这几日正值酷暑,众爱卿要当心身体,接下来的朕还有许多事情要倚重各位爱卿呢?”

天启皇帝言罢,众人皆一齐施礼道;“谢陛下关切之情,臣等愿为陛下效力。”

“好了诸位臣工的思念朕明白,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要议的?哪位大人先开个头吧!”听了天启皇帝的话,底下的大臣你看了看我,我看了看你,最后还是李彪先开了口。李彪出班奏道;“陛下上次臣所言六部官员空缺之事,不知陛下考虑的怎么样了?”

听了李彪的奏对,天启皇帝心里暗暗一沉,完了忘得一干二净。见天启皇帝不说话,玉儿和王承恩对视了一眼,由玉儿提醒道:“陛下李大人所言陛下听清了吗?”听见玉儿小声的提醒,天启皇帝缓缓说道:“朕心中已有人选,但朕还是想听听诸位臣工的意见,所谓集思广益吗?”天启皇帝无赖的给自己找了个台阶。

见底下的大臣都不说话了,天启皇帝道;“爱卿们若有合适的人选尽可直言。”见还没有人说话,天启皇帝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整个大殿静静悄悄地,天启皇帝的大脑却在高速运转,他就搜索着后世历史中记载着的明末可用之才。沉思良久天启皇帝终于打破了大殿里的宁静;“孙先生今日也没有贤才推荐与朕吗?”

孙承宗出班施礼道;“有一人或可一用。”

天启皇帝;“请先生试言之。”

孙承宗道;“臣举孙元化为兵部做侍郎,李邦华为兵部右侍郎,孙元化乃徐光启得意弟子善造火炮,李邦华曾督军天津深通兵法,陛下若用此二人必如虎添翼也。”

天启皇帝兴奋道;“徐光启怎么把他忘记了,朕谢谢先生提点。”天启皇帝站起来对着孙承宗拱了拱手,继续道;“传朕旨意,着孙元化为兵部做侍郎,李邦华为兵部右侍郎,徐光启为工部尚书,毕懋康为左侍郎,孙传庭为右侍郎”

随着天启皇帝的一道圣旨,六部的空缺被补齐了。虽然这个名单以后还要调整,比如说孙传庭和李邦华以后是要带兵打仗的,但是现在只能对付着用了,谁让手里的人才只有这个几个呢!想到这样天启皇帝无奈的摇摇头。

沉吟片刻天启皇帝道:“宣袁崇焕进殿。”不多时袁崇焕进了乾清宫,伏拜于地道:“臣袁崇焕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启皇帝道:“爱卿免礼,朕待爱卿久矣,朕今日是想听爱卿的平辽之策,爱卿尽可畅所欲言。”

袁崇焕没有想到天启皇帝竟然问的如此直接,略顿了顿袁崇焕缓缓说道;“臣以为平定辽东无非三策,其一练兵,其二守城,其三联防。”

天启皇帝听罢道;“爱卿可与朕细细说来。”

袁崇焕道:“其一练兵,臣以为关外苦寒,我大明关内之兵很难适应辽东之酷寒,而女真八旗土生土长早已适应严寒气候,我们要想打败女真八旗兵就要招当地辽人入伍,以辽人克辽土,以辽土养辽人。”

“其二是守城,女真八旗以骑兵称雄,弓马娴熟人人善射,长于野战。而我大明也用长处,那就是火器犀利,臣意今后我大明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尽量避免与女真八旗野战,而应该扬长避短,用坚城阻挡敌骑兵,用火器杀伤敌人。”

“其三是联防,联防就是各个城池,相互协调,相互应援,坚壁清野,使敌无隙可乘。”

天启皇帝听完后走下龙椅,来到袁崇焕的面前,拉着袁崇焕手道:“爱卿所言三策朕条条依从,辽东有爱卿朕无忧也!望爱卿戒骄戒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二十年之内若能平定女真收复辽土,你就是朕的恩人大明的功臣。”

袁崇焕伏拜于地道:“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

天启皇帝道;“爱卿似乎言犹未尽呀!朕今日与爱卿赤诚相见,爱卿有话尽管直言不讳。”

袁崇焕道:“陛下臣身在边关,身为主帅,却手中常常没有绝对的权力,打起仗常常要收到那些文官和监军太监的制约,他们中多数人并不会打仗,却时常干预臣的指挥”

袁崇焕还没说完就被天启皇帝打断了;“爱卿不必说了,朕马上撤回全国的监军太监,朕稍后会下旨让文臣今后不得干预军政,以后我大明文武并举,朕要改变重文轻武之风。”说完天启皇帝重新坐回龙椅上,袁崇焕又道;“还有就是军饷,没有军饷时间一长军心思变,其结果臣不敢言。”

天启皇帝道;“朝廷现在财政紧张,不过朕答应你,辽东军饷朕先优先拨发,还有什么?爱卿接着说。”

袁崇焕再次伏拜于地道;“陛下处处为臣设想周到,臣再无后顾之忧,臣决心五年内为陛下平定辽东”

天启皇帝再次打断道:“朕刚刚说了,爱卿此次镇辽东,一定要戒骄戒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朕有的是耐心,爱卿也要有耐心,朕还是那句话,二年之内爱卿若能平定辽东,就是朕的恩人,大明的功臣。”

袁崇焕感动道;“陛下待臣以殊遇,臣今生今世愿任陛下所驱使。”

天启皇帝忽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袁崇焕听封,朕授你领兵部尚书衔、冀辽督师、赐尚方宝剑,辽东战事均决你一人,今后对女真作战用兵之事,卿有临机专断,便宜行事之权,除朕外旁人无权干涉。”

“另调东江皮岛总兵毛闻龙,任天津卫总兵,调锦州副总兵何可纲速来京听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